漁船版「塞港」…合約到期只能困船上 屏東外籍漁工傳躁動
大東港地區近期傳出「漁船塞港」的窘境。(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全球貨櫃因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出現世界性的「塞港」,現在漁船也出現「塞港」,且主角還是近期防疫焦點的外籍移工,屏東大東港地區的境外僱用漁工逾3800人,近期就傳出有漁船上有合約已到期的外籍漁工,卻因為防疫三級警戒後沒有相關「為了出境得先入境」的配套而無法回家,在船上待了多天後開始躁動。
屏東外籍漁工分就業服務法引進(簡稱境內僱用)及境外僱用,共約4500人,其中屬於境外僱用者逾3600人,這類漁工「入港不入境」,隨漁船入港,但不入境,直接在漁船上生活,在三級警戒以前,這類外籍漁工假若合約到期且未續約,就可申請入境並居家檢疫後再搭機返國。
不過,三級警戒後我國邊境基本上全封,導致實際在台灣的外籍漁工,卻從此無法「入境」進行檢疫、篩檢,自然也難以再出境,這樣子的漁工,只要船上有1人,基本上所有的出港、檢修都無法進行,等同於在港內停擺,塞港又塞船,有船長就反問:「怎麼可能載一個合約到期也未續約的外籍人士出海?」
這樣子的遠洋漁船,不僅境外僱用漁工要待在船上,連本國籍漁民都必須留在船上管理,不然就是要花錢找保全或由岸上人員頂替等等,成本大增,而這個狀況也讓明明合約到期想回家卻困在船上無法回家的外籍漁工感到不解,近期出現躁動,有的甚至還影響到其它還有合約在身的外籍船員,人心浮動下,實際上與他已無合約關係的船東船長,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非常困擾。
台灣鮪延繩釣協會強調,出海動輒兩三個月,只要在海上沒接觸,環境比已有社區感染的陸地來說,可說是相對乾淨,且境外漁工只能在船上活動,等於是禁足,從去年至今境外漁工確診者皆在國門就被擋下,不曾有登上漁船才爆發的案例,但就算如此,仍承諾會請船東持續強化管理。
對此,漁業署回應,由於PCR、快篩牽涉到地方政府的醫療量能,加上還有檢疫旅館的量能,加上各縣市政府腳步不一,目前仍有待地方政府盤點這類資源;屏東縣政府則回應,目前檢疫旅館已經準備好了,但經費的部分仍希望中央能出手,以專案處理PCR或檢疫旅館問題,不僅解決塞港問題,也能減少防疫可能的破口。
該協會則強調,除人道需求外,這樣身分狀態的滯留,讓最近因此無法出海或檢修的船越來越多,協會的船東已協調出資替自己曾聘僱進行PCR或快篩,解決人船都塞在港內的窘困。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