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面臨「傳承明確危險」 中社講座呈現台語優雅之美

江蓋世強調,自己從只會講台語的囝仔,變成台語「袂輪轉」的社運人士,是同一時期台灣人的寫照。(記者張瑞楨翻攝)

江蓋世強調,自己從只會講台語的囝仔,變成台語「袂輪轉」的社運人士,是同一時期台灣人的寫照。(記者張瑞楨翻攝)

2021/04/17 20:58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調查顯示,台灣27至35歲青壯年人說台語比例僅剩22.3%,已達聯合國的「世代傳承第三級明確危險」程度,台灣中社今天下午舉辦「鬥陣尬台語」的母語推廣講座,由立委陳柏惟與前民進週刊編輯江蓋世暢談自己說台語的人生經歷,陳柏惟直指台語的危機是「歷史問題」,是「別人指導你要講什麼話」,中社秘書長楊子賢疾呼,讓年輕人多說台語,要用行動付諸實現。

「桂花身軀抹芳水,引來金龜擱擱纏」,這場由中社、何春木文教基金會,於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篤行教會舉辦的講座,邀請學童江椲棠、江奕璁朗唱台灣囡仔詩歌,讓眾人聆聽台語優雅之美,好民文化協會執行長林芳如說,台灣各族群母語曾被昔日的威權政府打壓,母語是身分認同象徵,希望新世代能找回母語文化。

台灣中社社長羅倫檭表示,台語是許多台灣人的母語,也是《國家語言發展法》的國家語言之一,法律明定政府需要有相關一系列配套措施,落實多元的國家語言,法律之餘還需要民間力量的推動。

前自由時代週刊編輯江蓋世表示,自己6歲初踏入台北,當時只會講台語,卻在進入學校後,流失了講台語的能力,他長大投入黨外運動時,被人笑稱說台語宛如「臭乳呆」;自己從只會講台語的庄腳囝仔,變成台語「袂輪轉」的社運人士,這種轉變,是同一時期台灣人的寫照。

台中市立委陳柏惟表示,他在國會殿堂,常使用台語質詢官員,就是希望讓民眾了解,台語也可以在官方場合使用。

台灣中社秘書長楊子賢表示,75歲以上的台灣人說台語的比例為71.4%,但27到35歲的台灣人說台語的比例降到22.3%,足足相差近50%,已經有明顯的斷層,要讓年輕人多說台語,並不是空口說白話而已,而是要用行動付諸實現。

到場聆聽演講的東海大學政治系學生陳亮維也說,自己是宜蘭人,台語就算有南腔北調,跟長輩互動溝通時則會有很親近的感覺,保存祖先語言的意義與智慧,能讓我們更掌握歷史的發展。

中社秘書長楊子賢表示,台語已經有明顯的斷層。(記者張瑞楨攝)

中社秘書長楊子賢表示,台語已經有明顯的斷層。(記者張瑞楨攝)

陳柏惟直指台語的危機是「歷史問題」,是「別人指導你要講什麼話」。(記者張瑞楨攝)

陳柏惟直指台語的危機是「歷史問題」,是「別人指導你要講什麼話」。(記者張瑞楨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