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研發「新抗癌有機化合物」 台師大團隊攻上國際期刊封面

台師大化學系印度籍博士後研究生Sundaramoorthi Sarathkumar(右三)與Veerababurao Kavala(右二),在化學系教授姚清發(右一)指導下,論文成功刊登《有機化學通訊》國際期刊封面。(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化學系印度籍博士後研究生Sundaramoorthi Sarathkumar(右三)與Veerababurao Kavala(右二),在化學系教授姚清發(右一)指導下,論文成功刊登《有機化學通訊》國際期刊封面。(台師大提供)

2021/03/26 10:33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姚清發教授團隊研究,研發新的抗癌有機化合物,打造環境友善的有機化學,近日成功刊登於最新一期《有機化學通訊》(Organic Letters)國際期刊封面,該期刊由美國化學學會發行,具指標性。

台師大校方今天發布此喜訊,化學系印度籍博士後研究生Sundaramoorthi Sarathkumar與Veerababurao Kavala,在化學系教授姚清發指導下,共同論文提出新抗癌有機化合物,透過「水溶性錸元素催化劑」在「水」中進行反應,打破過往多數有機物僅能於有機溶劑反應的限制,減少使用污染性較高的有機溶劑,且因催化劑可重複使用,為打造環境友善的有機化學,取得重要進展。

姚清發教授表示,研究化學時,廢棄物汙染問題向來受關注,這次研究特意不用有機溶劑作為化學媒介,改用水作為媒介,改善化學實驗難題,有機化學合成就是不斷追尋更高產能,使用水當作溶劑可壓低實驗成本,希望能與生物相關系所合作,為此研究進行活性測試,確認論文中抗癌化合物的實際作用,評估未來是否能投入藥物實驗。

該實驗過程逾一年6個月,靈感源自橄欖類植物中的吲哚化合物(indole),吲哚是芳香雜環有機化合物,常見於各式藥物中,因吲哚具抗癌特性,姚清發教授團隊使用「可溶於水的錸元素催化劑」進行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在水中合成修飾過新的化合物,期待能作為抗癌方式投入使用。

Veerababurao Kavala解釋,「容易取得的水作為溶劑,能減少化學廢料產生,催化劑也可重複使用,對環境污染小。」

姚清發說,萬事起頭難,他與學生的論文是在不斷嘗試過程中,一步步走向越來越有影響力的期刊。「做有機化學實驗很需要機運,有時幾個月就能產出一篇論文,有時卻得從發想實驗開始耗上一、兩年時間。」師生互助合作,才使得研究成果得以被看見。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姚清發團隊研究成果,成功刊登於最新一期《Organic Letters 》國際期刊封面。(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姚清發團隊研究成果,成功刊登於最新一期《Organic Letters 》國際期刊封面。(台師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