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蓋輕軌將移淡水渡船頭燈塔?地方提報文資盼保存

鐵塔型式的燈杆佇立在淡水渡船頭廣場,已有約108年歷史。(記者陳心瑜攝)

鐵塔型式的燈杆佇立在淡水渡船頭廣場,已有約108年歷史。(記者陳心瑜攝)

2021/03/22 11:09

〔記者陳心瑜/新北報導〕淡水金色水岸的「淡水渡船頭」旁,佇立一座108年歷史的燈杆,雖然引導船隻入港功能早已被取代,但鐵塔形式的「彩虹燈杆」已成當地重要地標,近日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因規劃淡海輕軌第二期藍海線,路線將行經金色水岸,當地民眾擔心燈杆因輕軌工程而遭破壞,日前提報為文化資產,爭取原址保留。

新北市捷運局推動淡海輕軌第二期藍海線,連接淡水漁人碼頭和捷運淡水站,目前正在基本設計、進行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捷運局日前舉辦會勘,釐清燈杆權屬,卻遭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慧明質疑未通知文化局、不尊重文資。

許慧明說,淡水渡船頭燈杆是第二代的淡水燈杆,高約13米,根據新北市府過去舉辦活動的介紹,其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期,前身為1913年設立的燈標,用於引導淡水港內船隻航行,後改建為目前看到的鐵塔形式。

許慧明說,渡船頭燈杆曾經發出紅定光,與原本設置在淡水鼻頭街山崙的另一座綠定光燈桿,一同引導船隻出港與歸航,鼻頭街的綠定光燈桿早已拆除,目前僅存的渡船頭燈杆見證了淡水港口歷史發展。

經營渡輪的順風航業公司也說,渡船頭燈塔是淡水渡輪航運及淡水漁民進出淡水港在淡水河上航行的重要識別地標,希望妥善保存。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綜合規劃科科長梁俐霜說,目前燈塔非公告歷史建物或古蹟,會勘是為確認路線沿線設施權屬,因此僅通知相關單位,但基本設計階段會辦理文化資產調查,由於民眾已提報文資,若涉及文資保存,會依程序辦理。

梁俐霜表示,金色水岸寬度多為15米,但燈杆路段僅留11.4米可供輕軌通行,規劃設計階段會釐清維管權屬及功能,並評估是否移設或原地保留。

攝影家張照堂1987年所拍攝的「淡水河右岸--夏日的淡水渡船口」,可見當時的燈杆基座以及當時的熱鬧景象 。(張照堂攝、許慧明提供)

攝影家張照堂1987年所拍攝的「淡水河右岸--夏日的淡水渡船口」,可見當時的燈杆基座以及當時的熱鬧景象 。(張照堂攝、許慧明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