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盼參加氣候峰會 環團籲:深化氣候承諾作為外交敲門磚
環保團體今日召開「氣候承諾夠積極,氣候外交才可行」記者會。(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本週六將是巴黎協定通過5週年,總統蔡英文日前表示,希望英國能支持台灣參加明年在英國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為此環保團體今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呼籲政府在爭取外國支持之前,應先深化台灣自身的減碳承諾,完善氣候治理的架構。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目前宣示碳中和目標的國家已佔全球GDP75%,但台灣仍尚未行動,我國應提出2050淨零碳排及減碳路徑,民間團體先前草擬氣候變遷法,政府也應給予具體回應。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表示,台灣的長期減量目標缺仍停留在2050年減量50%,各部門減量行動方案也仍未脫因循苟且的思維,最近的氣候績效指數評鑑台灣的表現也不盡理想,想以這樣的氣候承諾參加COP26,簡直是「沒練習就想出國比賽」。
魏揚認為,如果台灣真想參加締約國大會,蔡總統應公開宣示台灣將致力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並指示相關部會研擬碳中和情境下的減碳路徑與策略,以此作為氣候外交的敲門磚。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徐孟平表示,第二期溫室氣體管制目標行動方案和第一期大同小異,以製造部門為例,台電昨日才公布工業用電比去年同期多將近14億度電,應證台商回流後排碳與用電量加大,應要求新廠提出100%再生能源用電路徑。
媽盟氣候行動倡議發起人楊順美則指出,歐洲各國已經訂下2030年左右禁售燃油車的年限,而台灣有30%的機車出口銷往歐洲,如果台灣機車產業不轉型,恐怕將被淘汰,因此建議政府大刀闊斧地宣告落日期限。
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葉于瑄表示,在氣候變遷下,人民的安全和權利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而政府對外不僅沒有提供氣候難民法律保障,對內也沒有評估氣候變遷對人權衝擊,並規劃相對應調適政策。
葉于瑄說,環保署既已公開承認溫管法有修法的必要性,就應儘速提出《氣候變遷法》對案,在修補現行治理架構和調適政策的缺漏外,擔負起應有的減量責任,避免更多因為氣候變遷產生的人權侵害。
環團強調,蔡總統不能光喊「Taiwan Can Help」,而是應深化氣候治理,讓國際看到台灣在因應氣候變遷上的具體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