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清華大學成立百蕨園 保育珍稀瀕危蕨類

清華大學生科系教授李家維在校園內打造百蕨園,保育台灣原生蕨類。(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生科系教授李家維在校園內打造百蕨園,保育台灣原生蕨類。(清大提供)

2020/12/08 12:45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為保育瀕危蕨類,清華大學在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李家維的規畫下,從屏東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移植烏來鳳尾蕨、對葉鐵線蕨等近百種珍稀蕨類,在清華校園內營造一處蕨類棲地,命名為「百蕨園」。除作為生態保育教學及研究基地,也希望保存生物多樣性的使命,如隨風飄散的蕨類孢子,在清華師生心中萌芽。

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指出,地球上已知約有1萬2千種蕨類,北美洲約4百種,日本約7百種,台灣則有超過820種,使這座3萬6千平方公里的島嶼成為得天獨厚的「蕨類天堂」。但令人擔憂的是,島上蕨類約3成已遭受威脅或更危急的滅絕風險,其中台灣特有種的受威脅程度更高,它們的生存危機正迫在眉睫。

因此,李家維請來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蕨類專家陳俊銘評估,兼顧保育瀕危及生物多樣性的原則,挑選了最適合新竹清華新棲地的蕨類,於10月及11月分兩批用恆溫卡車將這批嬌客從屏東跨越大半個台灣送到百蕨園。目前已有約60種蕨類進駐,未來目標則將達到百種。

李家維解說,百蕨園內的蕨類以台灣原生種為主,包括烏來鳳尾蕨、細葉鳳尾蕨、對葉鐵線蕨、梅山口鐵線蕨等。他說,烏來鳳尾蕨的每一個群族個體數目都很少,能繁殖的成熟個體更少於50個;對葉鐵線蕨長在南投縣與南橫公路,由於南橫公路進行路邊噴漿工程,導致蕨類族群生存受威脅。

陳俊銘利用托葉培植,成功繁殖1百多棵瀕臨滅絕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種植其中1棵在清華大學。除台灣原生種,清華百蕨園也保育了珍稀的外來種,如馬來黑心蕨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