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豬減產2成 屏東業者面臨轉型考驗
「黑豬」減養約2成,屏東業者面臨轉型考驗。(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為防堵非洲豬瘟,農政單位去年起全面輔導廚餘養豬場轉用飼料,但有不少小型養豬場選擇退場,首當其衝的「黑豬」約減養2成,連帶讓專職飼養黑母豬、繁殖黑仔豬的屏東業者面臨轉型考驗。
國內廚餘養豬數量約占整體養豬量12%,多為黑豬場,屏東內埔地區毛豬產銷班第三班是屏東唯一黑豬專班,被視為是黑豬繁殖基地,目前62名班員,飼養母豬頭數從原本約1萬頭減至7千至8千頭,平均年產12萬至15萬頭仔豬,全台黑豬市占率約20%。
班員曾仁德說,為避免產業暴露在疫情風險下,政府加強檢核力道,具規模的豬場有能力配合轉型,但小型飼養戶改用飼料、升級廚餘蒸煮設備有成本壓力,加上許多養豬戶人力老化,因而選擇退場,大環境與政策雙重影響,是黑豬減產的主要原因。
目前白豬價格每公斤平均約70元,黑豬約77元,黑豬價格長年略高白豬8%至10%,白豬市場價格波動大,黑豬相對穩定,且長期供不應求,減產後如何讓產業維持穩定,成為重要重要課題。
屏東黑豬業者多從事繁殖工作,飼養管理及畜舍建造都與肉豬場不同,近年開始有班員成功推出自創品牌,包括李榮春的平埔黑豬、謝旭忠的東寶黑豬及六堆黑豬等,不僅在國內享有知名度,甚至還外銷到香港。
曾仁德說,過去養豬戶多單打獨鬥,未來希望朝聯盟方式,延續黑豬繁殖,同時加入肉豬飼養、後端加工與行銷團隊,在屏東打造一條龍產業,西班牙伊比利豬、沖繩阿古豬、鹿兒島黑豬等都被視為頂級肉品,屏東主要飼養的「六堆黑豬」,是經過客家族群長期選拔,具有獨特基因的豬種,相對於白豬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可望成為台灣豬肉進軍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上週參加六堆黑豬推廣活動,他也強調,過去六堆先民以剩食飼養黑豬,代表著客家勤儉不浪費的精神,雖然去年受到非洲豬瘟影響,六堆黑豬差點因禁止廚餘養豬的政策所而中斷,客委會責無旁貸,將密切與在地業者合作,協助穩定六堆黑豬產業。
業者計畫朝聯盟合作方式,希望在屏東打造一條龍的黑豬產業。(記者邱芷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