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當你老了」 學生扮老感受阿公阿嬤的窘境
![2名國小學童拿著輔具行走,才知道原來阿公阿嬤走這麼慢的原因。(記者陳恩惠攝) 2名國小學童拿著輔具行走,才知道原來阿公阿嬤走這麼慢的原因。(記者陳恩惠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9/12/01/2995072_1_1.jpg)
2名國小學童拿著輔具行走,才知道原來阿公阿嬤走這麼慢的原因。(記者陳恩惠攝)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衛福部桃園醫院社區健康團隊,分別在中壢區中山里及桃園區中泰里舉辦「高齡長者體驗營活動」,讓同學們體驗長者,耳不聰目不明、觸摸東西也沒甚麼感覺的狀況,透過「老化過程」、「輔具的使用」介紹,模擬長者們日常生活所遇的問題,例如手腳不靈活要怎麼使用筷子夾東西,視線模糊怎麼寫字、穿衣服、扣扣子,關節活動不便要怎麼使用手杖、輪椅等。
桃園醫院社區健康中心護理長劉美玲說,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持續增加與少子化的情形,如何讓年輕孩子可以學著關心長輩,經由模擬老化過程,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中,讓孩子從學習中,體驗老年生活,進而理解家中阿公阿嬤老化帶來的不便,適時提供所需的照顧與協助。
工作人員讓同學們戴上道具網格眼鏡、厚手套及繃帶纏住膝蓋,同學們立即大呼「哇,這樣都看不清,要怎麼扣扣子啊?」、「好難穿衣服阿!根本就走不動阿!當阿公阿嬤好辛苦喔!」過程中經由同學在旁陪伴、協助、攙扶,更能體會一個若是身為一個照顧者,要如何提供家中長者協助。
體驗活動結束,就讀高三的「陳阿嬤」語重心長表示,一直以為阿嬤是「故意」走好慢,走一下就要坐下來休息,花好多時間,但是在自己「當」老人後,真能體會阿嬤膝蓋不舒服的感覺,以後會好好照顧阿嬤,不會再怪她了。
就讀小四的「余爺爺」則說,自己的阿公阿嬤還很年輕,能跑能動,無法想像阿公、阿嬤會有老的時候,希望他們不要變老,如果以後真的變老,定會主動幫忙推輪椅,還有當他們的拐杖。
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說,「老」是人生中必經過程,除了思考該如何為老年生活做好準備外,教育下一代有同理心協助並關懷家中長者,同樣刻不容緩,關心今天的長者,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他同時也不忘宣導1966長照服務專線,有任何需要長期照護的協助,可以善用政府的長照政策。
![孩子們帶著道具網格眼鏡、厚手套,直呼「哇,這樣都看不清,要怎麼扣扣子啊?」、「好難穿衣服阿!」(記者陳恩惠攝) 孩子們帶著道具網格眼鏡、厚手套,直呼「哇,這樣都看不清,要怎麼扣扣子啊?」、「好難穿衣服阿!」(記者陳恩惠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9/12/01/2995072_2_1.jpg)
孩子們帶著道具網格眼鏡、厚手套,直呼「哇,這樣都看不清,要怎麼扣扣子啊?」、「好難穿衣服阿!」(記者陳恩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