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土礱師」!薪傳國寶阿公技藝 他「手護」古早碾米機
21歲的林誠揚示範如何使用土礱碾米。(記者鄭名翔攝)
〔記者鄭名翔/苗栗報導〕「土礱」是早期農村常見的碾米工具,但自從農村引進電子機具,早期的人力土礱早已式微,現今農村幾乎已不復見。出生在苗栗縣南庄鄉大南埔、年僅21歲的林誠揚,承繼祖父製作土礱的技藝,成為全台少數的年輕土礱製作師傅。
林誠揚是已故國寶級土礱製作師林裕祥的孫子,高中時看著年邁的阿公費時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土礱,他不忍心土礱恐將就此失傳,毅然而然接手這項技藝。
「一開始很茫然,不知道學來有什麼用。」林誠揚坦承當時接棒的心境頗為掙扎,但既然學了,「未來也將思考如何定位土礱的價值」。他說,自己從高中時期,就利用休假時間跟著阿公學做土礱,花了3、4年才「出師」。
土礱結構分為上下兩具由紅土和入鹽巴夯實的土墩,再由質地堅硬的竹籠包裹,而最關鍵在於以堅硬耐磨的青剛櫟等木材,做成一片片的「礱齒」,並將其鑲入上下土墩之中,讓它能夠相磨輾壓稻米。
林誠揚說,做土礱最困難的部分,就在於將礱齒鑲入紅土中,敲打力道的拿捏及排列角度都要不斷修正,甚至需要「聽音辨位」的功夫,才能完成一座土礱。
而土礱碾出來的米與機器最大的不同,在於能夠完整保留糙米最營養的部分。林誠揚說,「雖然人力磨米耗時費力,但卻能獲得最營養又天然的糙米,這是機器無法取代的精髓。」
林誠揚繼承土礱製作師林裕祥阿公的技藝,成為台灣碩果僅存的土礱製作師。(記者鄭名翔攝)
林誠揚說,「礱齒」的製作是最困難也最關鍵的部分。(記者鄭名翔攝)
土礱基座是以加入鹽巴的高黏著度紅土夯實後,外圍再以堅硬的竹材包覆。(記者鄭名翔攝)
林誠揚說,製作土礱的木頭都是質料好且耐磨的木頭。(記者鄭名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