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聖火登玉山 布農作家細說族人聖火傳說
世大運聖火傳遞在玉山登山口彩排,十名火炬手之後將入山,待登頂點燃火炬,正式為全台聖火傳遞揭開序幕。(世大運提供)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世大運下月登場,聖火傳遞在台首站將先登上玉山,明天(6日)火炬手在玉山登山口接受原聲合唱團祈福後,就要進入玉山園區,預計後天(7日)凌晨登頂,啟動全台聖火傳遞,惟聖火傳遞首創在玉山進行,卻讓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大嘆可惜,他臉書貼文指出,世大運聖火未能連結布農族人的聖火傳說,失去在地感相當可惜。
乜寇表示,傳說布農族人過去居住在現今的國道3號南投服務區附近,因為發生大洪水,且有大蟒蛇堵住水流,才迫使族人逃難到玉山,玉山則被他們稱作「東谷沙飛」(Tongku Saveq),成為最後避難所。
惟逃難過程太匆促,未能攜帶食物、火種,以致族人在山上捱餓受凍,幸好後來看見對面的東巒大山出現火光,才又燃起希望,但因兩山之間遭洪水阻隔,族人束手無策,才求助動物幫忙。
一開始青蛙自告奮用到對面山頭揹火種,但游回玉山時體力耗盡沉入水中,後來上岸未能完成取火任務,背上還遭火吻,演變到後來成為蟾蜍的由來。
接著黑熊、山豬、雲豹接連投入取火任務,但都無功而返,縱使出動鳥類,也遭大洪水拍落,最後則是靠紅嘴黑鵯,用鳥喙啄銜、爪取火種飛回玉山,才讓布農族人得以生存。
也因此紅嘴黑鵯、蟾蜍成為布農族眼中的神聖動物,不能任意攻擊,若觸犯禁忌將有不良後果,而祖先也流傳,紅嘴黑鵯一開始是有繽紛羽毛的,是因為嘴、爪取火才被燒紅,身體則是遭火燒黑,最後才成為有紅色嘴、爪,以及黑色羽毛的型態。
他認為,洪水傳說對照現今極端氣候,彷彿是種警示,也是呼喚世人對於環境的重視,玉山有這麼美的聖火故事,應和世大運聖火互相連結,否則聖火繞了整個地球,終究只是洋火,而布農族充滿尊敬大地、生態寓意的傳說,也失去絕佳機會讓國人,甚至全世界認識。
對此,世大運聖火組長蘇鈺娟回應,當時規劃聖火傳遞確有聽聞布農聖火傳說,惟對內涵未能深入了解,但屆時聖火登玉山仍有與布農祈福連結,待之後聖火在全台傳遞抵達南投時,將會研議如何與布農傳說扣連,讓美麗傳說可以繼續流傳。
世大運聖火將登玉山,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則在臉書表示,世大運聖火未能連結布農族人的聖火傳說,失去在地感相當可惜。(記者劉濱銓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