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季猶見「秋雪」濁水溪抹上銀白

近來幾次颱風過境,濁水溪床上開出大片銀白花穗的甜根子草,依舊隨風搖曳,一片白茫景緻宛如「秋雪」。(記者劉濱銓攝)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時序已過秋分,天氣、景物秋意愈濃,位在濁水溪岸沿線的甜根子草正為地景塗上一抹銀白,大片花穗隨風搖曳有如花毯,從台16線集集攔河堰一路到水里鄉,甚至沿著台21線進到信義鄉,都能欣賞到溪床上的「秋雪」景致,就算近來適逢颱風季,依舊屹立不倒。
秋天常見甜根子草開花,因從8月開始也被戲稱為「8月雪」,而花期依序可以開到10月甚至11月,但因植物型態、花型與芒草相似,也常被誤認。
集集特生中心表示,一般台灣俗稱的菅芒花,通常包括甜根子草、芒草,但二者卻有明顯區別,前者耐旱又耐水,常見於空曠溪床,花色呈現銀白,後者則不耐水,花色呈黃褐,個頭較甜根子草大,在丘陵地常見生長族群。
而甜根子草還與甘蔗有親戚關係,在生物學上歸類於同屬的植物,但因不同種,不像甘蔗有粗大的莖與具糖分的汁液,經濟價值較不高,不過其生長在溪床,發達的根系有助穩固河岸泥沙,不易遭受溪水沖刷改道,是相當良好的水保植物。

近來幾次颱風過境,濁水溪床上開出大片銀白花穗的甜根子草,依舊隨風搖曳,一片白茫景緻宛如「秋雪」。(記者劉濱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