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塌維冠大樓為何周邊都矮房?最早竟是鯽魚大湖
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附近卻皆為矮房。 (圖由成大防災研究中心提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台灣昨天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4強震,台南市維冠金龍大樓坍塌,造成多人死傷、數百人無家可歸。但維冠金龍附近的建築物皆為低矮平房,唯獨維冠金龍17層樓高。作家「漂浪島嶼」指出,其實永康以前有個鯽魚大湖,地質偏軟,因此大家才都不敢蓋高。
關懷環境議題的臉書專頁「漂浪島嶼」昨晚在臉書po出一張空拍台南永大路災變現場照片,表示發現除了維冠金龍大樓之外,周圍的房子都不高,大多在10樓以下。請教當地居民發現,原來永康以前有個鯽魚大湖(牛屎鯽仔湖),算湳仔地,地質偏軟,大家都不敢蓋高,永大路古早位置在湖畔,砲校那邊就是抓魚的網寮。
此外,「漂浪島嶼」還透露「永康位於後甲里斷層的北端,在復興國中後,以前叫做死亡谷,典型的斷層地裂地形,現今填平蓋樓房,但是都限建5樓以下。」
關於永大路上維冠金龍附近地區的過去,《中央研究院》網站中有一篇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翁佳音撰寫的專題「舊地名與古地圖」中有記載,荷蘭時代台南永康一帶的「鯽魚潭」,今天雖已消失,但從荷蘭、明鄭到清初,這潭可是盛產魚蝦之地,清代詩人常會吟詠此潭,並說只要鯽魚潭的稅收正常,台灣府的財政大概就沒有問題了。
而在台南市永康區崑山國小的網站上也有記載,「鯽魚潭範圍約位在現今永康區,北自烏竹里(烏鬼橋),南至洋仔下(仁德區),東為王田、北灣(王厝)、西灣(頭前李)、南灣(潭墘─巷口)…崙仔尾」、「相關史載明鄭時期大量漳、泉人隨鄭軍來台,發現鯽魚潭附近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方便,於是就分布在四周定居,開始墾殖及捕魚。『鯽魚潭可饒千金之利,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財』。鯽魚潭不僅具有豐富的漁業、水利資源供民需,鯽魚潭的採捕小船與港潭徵稅亦是政府重要的財政稅收。」
相關臉書:
永康古早有鯽魚大湖空拍時,發現台南永大路災變現場,周圍的房子都不高,大都在十樓下。請教當地老居民,他們說永康以前有個鯽魚大湖(牛屎鯽仔湖),算湳仔地,地質偏軟,大家都不敢蓋高,永大路古早位置在湖畔,砲校那邊就是抓魚的網寮。同時,永康位於後甲里斷層的北端,在復興國中後,以前叫做死亡谷,典型的斷層地裂地形,現今填平蓋樓房,但是都限建五樓以下。
由漂浪島嶼--munch 貼上了 2016年2月6日
「漂浪島嶼」揭露,其實維冠金龍大樓附近以前是鯽魚大湖,算湳仔地,地質偏軟,大家都不敢蓋高。(圖擷自「崑山國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