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遇到熊 專家說這樣做才能保命
關西六福莊活動指導員陳怡臻(左)邊餵食美國棕熊邊跟籠車內的遊客說明,野外碰到熊,最好用大S型法跑步開溜。(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關西報導〕上山碰到熊,千萬別爬樹,倒是可以學學變身「人者龜」,或是用S型的跑法快步跑離,如果大S型跑法還能幸運加上下坡地形,更是逃生上策!
新竹縣關西六福莊「勇闖猛獸島」的猛獸籠車活動指導員陳怡臻這樣分享她從跟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內各種熊熊互動所了解到的牠們習性。
她說,熊會爬樹,碰到熊爬樹逃生是最不智的選擇。另外熊是雜食性動物,也吃腐屍,所以「裝死」的人,很有可能被熊錯認為是「腐屍」,最後下場就是「真的吃掉嚕」。
她也說,熊的前腳比後腳短,跑起來很費力,所以跑步對熊來說是弱項,下坡跑步更只有打滾的份。
所以如果上山、在野外碰到熊,最好的逃生選擇就是跑大S型讓熊追不到,如果有下坡可以跑就跑下坡更好。
此外她也特別介紹被列保育類的台灣黑熊,她說,因為熊熊習慣用2手(前腳)捧著食物進食,所以在野外的台灣黑熊如果不幸誤觸陷阱,往往被夾斷的就是2隻前腳,斷掌後的牠們往往就是被活活餓死,非常可憐,希望大家一起抵制盜獵行為。
新竹市政府產業發展處副處長洪明仕,之前擔任過12年的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洪明仕基本上認同陳怡臻前述碰到熊找下坡地勢逃生或是跑大S型的說法,不過他也強調「以上都是假設的狀況」,畢竟在台灣野外要碰到熊的機會很少。
洪明仕也說,世界上熊的品種很多,並非每1種熊都會爬樹,例如美國棕熊身軀龐大,牠就不會爬樹。
此外,熊其實很不喜歡人類的氣味,往往一聞到人的味道就會主動先避開,有時來不及避開,如果目測距離跟熊相距還有2、30公尺遠,他建議直接180度迴轉往來時處逃跑,因為路徑熟悉,最有機會逃生成功。
如果跟熊相距只剩下2、3公尺的距離,洪明仕說,那乾脆把頭、胸、腹部縮起來,變成1隻「人者龜」,先把自身最脆弱的地方保護好。
他說,熊其實是好奇寶寶,他看到人變成了「烏龜」,會趨近查看,但不會真的想吃人。就算真的發動攻擊,4肢是牠最先攻擊的地方。這個時候,被攻擊的人只要突然大叫、跳起來,熊往往會被嚇到而逃開,這時受攻擊者也就有機會趁機開溜。
相關影音
搭乘「勇闖猛獸島」猛獸籠車入內,可以更近距離觀察猛獸們吃大餐的模樣。(記者黃美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