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蛋白30億年的神秘 台大、中研院聯手破解
菌型視紫感光蛋白質(Microbial rhodopsin)是有顏色的。每一個都會獨鐘於吸收某個光波長而被活化,也各自有不一樣的生理作用。本圖為可在死海中唯一能倖存的嗜鹽古生菌 (Haloarcular marismortui )體內的6個感光蛋白質。(台大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存在地球30億年、大自然原生的菌型視紫感光蛋白質(BR),可抗酸性環境、吸收光來產生能量,其構造神秘難解,台灣大學生化系博士傅煦媛、中研院博士許敏峰多年研究成功破解,有助了解生命更進一步的奧秘與運作。
台大表示,此蛋白質屬於「七穿膜」蛋白結構,是大自然原生設計,能把光轉換成生物能,使得世界上極端環境下,仍有部分細菌得以生存,例如台灣南部鹽田中的「嗜鹽古生菌」,是已在地球存在30億年的蛋白質;且除各式生物外,人類體內舉凡視覺、聽覺、嗅覺、腦神經及荷爾蒙作用,都由這類七穿膜蛋白質來負責。
台大生化科技系副教授楊啓伸的結構與感光生物實驗室,與中研院副院長王惠鈞實驗室聯手,先取得大量純化菌體的專利,再由台大博士傅煦媛、中研院許敏峰2人多年共同研究,發現處在高質子濃度(即酸性環境)的該類蛋白質中,用一個特殊蓋子區隔了蛋白質與環境,不僅抗酸,也能持續進行感光作用製造生物能,讓科學界重新分出新的蛋白群組,也是台灣首度破解的七穿膜蛋白質結構。
楊啓伸指出,這次解出此蛋白質,讓科學界首次瞭解到,這種用光子為能量來源的膜蛋白質,如何克服外界的不利環境,未來在設計和利用這類蛋白質產生能量上,可以使產生能量的潛能提高2到10倍,也是是此類蛋白質被發現40年來,重大的進展。
台大認為,破解七穿膜蛋白研究非常重要,如目前市面上藥物,有一半以上都是針對七穿膜運作,且2012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受奬人之一,就是 Brian K. Kobilka,以表揚他在七穿膜蛋白質的研究貢獻。
台大生化科技系副教授楊啓伸(右)、博士傅煦媛(左)。(台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