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公共藝術造景 外形突兀惹非議
西區忠明南路、五權西路口的「藝足」入口意象造景, 外界質疑與當地人文景觀不搭軋,且有安全虞慮!(記者黃鐘山攝)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前市府團隊設置多處入口意象的公共藝術造景,因外形突兀,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造成負面觀感,甚至有安全虞慮?市議員邱素貞建議未來應注入更多在地元素,讓遊客能很快感受地方人文氣息與獨特性,而非設計到讓人看不懂;市議員何文海則說,入口意象應確保交通安全。
邱素貞、何文海異口同聲說,安置在忠明南路與五權西路交叉口的4個槽化島,由紅、黃、藍、綠4個足形鋼構物組成的「藝足」公共藝術造景,與當地人文景觀格格不入,尤其佇立在交通動線交點上,民眾抱怨影響行車交通安全。
邱素貞並說,設在中清路與環中路交界處的「光之塔」入口意象,四面玻璃被灰塵籠罩未清理,外觀好像圍上鐵網鷹架,外型突兀,彷如天外飛來一物,民眾批評欠缺美感。
邱素貞認為,入口意象是城市門面,可吸引觀光客前來旅遊,藉由設置合宜標的,讓路口視覺識別重塑與界定,大幅改善城市景觀;而街頭藝術品,雖別具藝術氣息,但應讓大眾容易接受,而非設計到讓人看不懂。
她希望市府全面檢討改善千奇百怪的入口意象造景,未來施作入口意象時,除官方與專家學者意見外,也應徵詢民代與文史工作者意見,融入在地元素,讓公共藝術造景與社區傳統相得益彰,讓遊客能很快感受地方采風與獨特性。
市長林佳龍為了營造友善而舒適的生活環境,入口意象改善工程,改採易維護、多年生、永續性植栽。不過,入口意象相關業務職掌分屬多個不同主管機關,邱素貞建議市府應成立跨局處平台,整合相關經費與計畫,並徵詢民意,採用具有實質意義的綠美化工程,打造台中成為花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