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營運都失敗 台中BRT掰掰
台中BRT即將走入歷史,改由「優化公車專用道」七月上路!(記者廖耀東攝)
〔記者蘇金鳳、林嘉琪/綜合報導〕前台中市長胡志強視為重要政績之一的台中市BRT,確定走入歷史!
改「優化公車專用道」與公車共用
台中市長林佳龍昨直指「BRT從未出生過」,並稱BRT建造及營運都是失敗,還被廉政署調查,因此提出「優化公車專用道」改善方案,就是BRT與公車一同行駛BRT專用道;另顧及在小站等車的民眾,保留兩路的公車行駛慢車道。新制從七月八日開始實施。
台中BRT從規劃到通車至今,各界批評聲浪不斷。包括沒有優先號誌、沒有專用路權、不是設在道路中央,都不符BRT精神。此外,月台閘門無法開關,相關的機電土木未驗收及完工就通車,質疑前市長胡志強基於選舉考量才急於通車,甚至還傳出BRT有弊案。
林佳龍上台後,新市府團隊又找出BRT的機電系統壓力不足、BRT與月台行控中心無法雙向通話、兩個行控中心機電設備無法整合、臨時行控中心有機電過熱疑慮、一路綠燈不可能等多項缺失。
林佳龍三個月前成立體檢小組,並由市府研考會進行民調,六成五認為BRT造成塞車,六成認為有弊端,超過五成五不滿意BRT,將近七成市民支持BRT車道改為公車專用道,逾七成五民意認為應以捷運或公車路線取代BRT。
林佳龍︰可省下約二百七十八億
體檢小組廿二日下午提出體檢報告,並擬四大改革方案,分別是「純BRT」、「BRT+Bus+優先號誌」、「BRT+Bus」、「純Bus」四種,林佳龍則是裁示整合第三及第四案的「優化公車專用道」,讓公車與BRT一同行駛BRT專用道,但還保留兩路公車行駛慢車道。
目前藍線BRT已經發包的工程經費約十六億,林佳龍認為可以省下藍線總經費四十億中的十八億以上。加上尚未上路的五條BRT二百六十億,共可省下約二百七十八億元,將轉為發展改善台中交通之用。
林佳龍強調,這個「還沒出生的BRT」,沒有「廢與不廢」的問題,只有如何讓大眾運輸系統更安全、更舒適、更有效率的課題。
對於新市府的作法,前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與前市府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尊重,但提醒要更審慎評估。
交通部從九十九年到一○三年共補助台中市政府BRT一億六千多萬元,用來規劃、建置候車亭及補助業者購車。如今台中市改弦易轍,是否要收回補助?交通部路政司簡任技正胡迪琦說,只要是朝公共運輸發展,補助款「沒有吐回來」的問題。
台中BRT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