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 林明溱險勝 綠色中部一點藍

國民黨縣長候選人林明溱以些微差距勝選,現身向支持者感謝,並表示未來施政將以民意為依歸。(記者陳信仁攝)
記者陳信仁、張協昇/特稿
南投縣百里侯之爭,國民黨縣長候選人林明溱,記者在現任縣長李朝卿涉貪、馬政府聲望低迷及食安風暴下,僅以五千多票的差距,擊敗民進黨縣長候選人李文忠,贏得政權保衛戰,不讓綠營全面跨越濁水溪,避免藍營在中彰投完全潰敗。
綠營雖得票數成長,惟南投縣民風普遍保守,選民求安定,傳統藍大於綠政治版圖難以撼動,加上部分中間選民選人不選黨,是林明溱險勝主因。
國民黨候選人林明溱雖擁有基本盤優勢,但背負馬政府長期施政不力及李朝卿涉及災修工程貪瀆弊案沉重包袱,使得林明溱面對此次捲土重來的李文忠挑戰,可謂內外受敵,選戰一開打即處於艱困之境。
尤其綠營在選戰中、後期祭出中彰投區域治理策略,主張打造中台灣共同生活圈訴求,成功拉抬綠營選情,更針對林明溱陳年賄選等案窮追猛打,綠營一波波猛烈文宣攻勢,讓林明溱疲於應付,另選前重大食安風暴,也衝擊藍營選情,林明溱陷入苦戰。
藍營雖面臨大環境不利因素,仍發揮長期扎根基層的傳統組織戰實力,包括有輸不起壓力的副總統吳敦義,在家鄉這場政權保衛戰,偕前縣長林源朗等黨內重量級人物積極下鄉輔選固票,更因選情緊繃,激發藍營支持者高度危機意識,發揮了催票作用。
此外,林明溱從集集鎮長、縣議員、縣府觀光局長到立委,長期耕耘地方且勤走基層,累積豐沛人脈資源,爭取不少地方建設,穩建踏實的作風,在選人不選黨考量下,獲得不少中間選民認同,成為影響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李文忠雖同樣積極經營基層,但返鄉投入政壇僅五年,相較林明溱,不少選民對其印象仍不夠深刻,讓林明溱最終得以低空掠過,贏得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