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時多雲

臺北市 14-15 ℃

五里埔永久屋 遙望獻肚山家人長眠地

在祈福祭拜動土儀式中,特別加入來自小林村的泥土,象徵承先啟後。(記者朱有鈴攝)

在祈福祭拜動土儀式中,特別加入來自小林村的泥土,象徵承先啟後。(記者朱有鈴攝)

2011/01/16 06:00

〔記者蘇福男、朱有鈴/高雄報導〕事隔一年半,高雄甲仙區小林村五里埔永久屋昨天落成,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榮顯代表村民說出心中的願望,他說︰「小林人要在最恨又最愛的獻肚山下,重建家園!」

小林村在一年半前的八八風災,遭獻肚山崩塌土石掩埋,全村四百多名村民走避不及遭活埋,寫下台灣重大天然災難事件死傷最慘重的紀錄,在倖存村民和家屬積極爭取下,災後的小林村二百六十六戶分為三地進行重建。

小林二村永久屋動土

其中,慈濟杉林大愛園區五十六戶去年春節前即已進住;五里埔永久屋在去年三月十六日動土興建,總計九十戶昨天舉行落成典禮;另位於杉林臨時組合屋旁的日光小林社區永久屋(小林二村),也選在昨天舉行動土儀式,預計六月底完工進住。

總統馬英九語重心長指出,八八風災對政府是個痛心疾首的教訓,重建過程政府也在學習、進步。吳揆則標榜小林村是依村民自由選擇、民主方式重建,最具歷史印記意義。高雄市長陳菊則表示,小林先人與獻肚山永遠同在,五里埔永久屋是小林人永遠的家,她希望村民們能告別過去的悲傷,展望美好的未來。

現年五十歲的潘建誌,原是小林村十六鄰鄰長,母親和老伴不幸在八八風災罹難,只剩下他和一對兒女相依為命,昨天他在落成的新居眼眶泛紅地表示,每天站在新家門口,就可望見家人長眠的地方,潘家後代也將在此落地生根,「我們將與這塊土地共存亡!」

高雄甲仙區小林村五里埔永久屋每戶2層樓,佔地28坪,可遠眺獻肚山。(記者蘇福男攝)

高雄甲仙區小林村五里埔永久屋每戶2層樓,佔地28坪,可遠眺獻肚山。(記者蘇福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