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初五接喜二/ 旗後天后宮 后恩護旗津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旗後天后宮。(記者曹明正攝)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旗後天后宮。(記者曹明正攝)

2008/02/11 06:00

記者曹明正/專題報導

有三百卅五年歷史的旗後天后宮,位於高市旗津區,依歷史文獻記載,是台灣本島最早供奉媽祖的廟宇,被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也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

根據高雄市政府民政局資料,旗後天后宮創建於康熙十二年(西元一六七三年),閩籍漁民徐阿華因躲避颱風,漂流到旗後,因發現有極佳的漁場,於是邀集同鄉六戶人家洪應、王光好、蔡明、李奇、白圭、潘踄等人攜眷前來定居。

徐阿華等人迎奉湄洲媽祖分靈,在目前天后宮的現址搭蓋草寮供奉,稱之「媽祖宮」;康熙卅年,中國移民漸多,徐阿華因擔心媽祖廟產被奸貪之徒侵佔,於是再邀當初六姓族人,丈界廟地長廿九丈、寬十九丈,並明定開墾契文一張。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洋商張怡記號召重修,是媽祖宮最大規模修建,此後並更名天后宮;民國十五年,蔡吉六等人籌資改建,奠定今天眾人所見規模與形態;卅七年,信徒蔡文賓等又出資重建,除雕樑畫棟,還加上許多人工裝飾。

旗後天后宮採福州紅磚、木材、石塊,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相連。前殿三川門前,有一對精雕細琢的龍柱,東牆上的龍與西牆上的虎為近年所置。中門石獅造型優美,廊牆下的花崗石花鳥堵則具古樸風味。

天后宮內還存有光緒十二年銅鐘一口,而位於三川門中門的對聯則寫道「旗鼓靈峰祥鍾此地,港灣活水澤及斯民」;廟內其他文物另外還有年代不詳的古香爐一座、花崗石柱礎八根,右護室內並供有一艘王爺船。

天后宮外廟門,兩支石柱鐫刻著:「天惠遍施工賈利,后恩廣被顧漁亨」,屋頂採「三川脊式」,將屋脊中央一段抬高,兩邊較低,使廟脊分為段,並增加垂脊,使屋頂造型更有層次,而廟頂則以龍裝飾,有祈雨辟邪、壓制火災作用。

現在天后宮還有記載著當時歷史背景的石碑二方,分由民間與官方所設,其中「船戶公約碑」於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立,意旨在說明當時打狗港內多淺灘、暗礁,無法讓太多船隻一起進港,因此各船戶間立此公約,約定相互協助。

官方所立的「嚴禁勒索以肅口務示告碑」,則是同治元年(一八六七年)立,由於打狗在一八六三年開港後,當時旗后的駐防官員常藉機索賄,引起通關民眾的不滿,在齊赴衙門陳情後,清廷於是立碑在渡口附近,以告誡守關駐防官員。

旗後天后宮無論在廟的建築、神像、祭器、飾物、碑匾、對聯、王船等,都是珍貴的歷史資產,文化上除了是漁民的守護廟,也是打狗拓荒史上的一頁見證;從三百年來頂禮膜拜、香火不斷,更不難看出天后宮在信仰上的不可取代。

交通指南

●旗后天后宮:旗津區廟前路九十三號

●電話(○七)五七一二一一五、五七一七九五六。

源自光緒十二年的銅鐘一口。(記者曹明正攝)

源自光緒十二年的銅鐘一口。(記者曹明正攝)

於咸豐九年所立的「船戶公約碑」。(記者曹明正攝)

於咸豐九年所立的「船戶公約碑」。(記者曹明正攝)

位於三川門中門的對聯「旗鼓靈峰祥鍾此地,港灣活水澤及斯民」。(記者曹明正攝)

位於三川門中門的對聯「旗鼓靈峰祥鍾此地,港灣活水澤及斯民」。(記者曹明正攝)

殿內的順風耳。(記者曹明正攝)

殿內的順風耳。(記者曹明正攝)

殿內的千里眼。(記者曹明正攝)

殿內的千里眼。(記者曹明正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