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1/4的總統?

倘若成為四分之一的總統,肯定尸位素餐,這種總統只會徒留罵名,不當也罷。(資料照)

倘若成為四分之一的總統,肯定尸位素餐,這種總統只會徒留罵名,不當也罷。(資料照)

2019/05/20 06:00

記者鄒景雯/特稿

今年是台灣的選舉年,從好處看,此時此地台灣正在展現民主政治旺盛的活力;往歹處想,這段期間全民被過度的選戰資訊轟炸,儘管熱鬧有餘,然政策內涵不高,切身關聯更低,已經搞到不少選民煩言嘖嘖。其實,有個問題似乎正在逐漸浮現,其重要性比誰當選二○二○總統還要迫切,那就是下任總統要如何避免成為只有四分之一支持的跛腳者?

四分之一支持,意味著可能有四分之三反對,距離投票還有好幾個月,就要談這麼傷感情的事情,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因為按照各個政黨或個人當前的競爭趨勢,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完全不做較長遠的思考,這個情況非常有可能一語成讖。

為什麼是四分之一?往年的大選,藍綠兩黨再怎麼對峙分途,勝選者在選後要處理的,通常是另外一半支持者的整合與信賴,以降低國家走向分裂的可能;而今年的局面十分特殊,不論是防守的民進黨或是攻勢的國民黨,都發生了強勁的黨內挑戰,激烈的程度非過去形式大於實質的樣板競爭者可以比擬,致使選後的問題空前的複雜。即使是場外等待機會的無黨籍人士,著眼的也是能否在兩黨夾縫中突圍取得漁利,同樣是「脆弱多數」的概念。換句話說,明年選出的總統不論是誰,若輕忽大意這個早早的提醒,其在今後四年的施政,由於支持基礎太過侷限,恐怕都會相當難為。

對於政客,當總統、坐大位,就是目的,可能不會在意前述示警;但是台灣總還是有政治家才對,這種人不只計算眼前,也會評估未來;能不能幹成實事、經世濟民、兌現理想,達成從政的初衷,才是奮力爭取出線的目的。這類人一定會把這個忠告當作一回事,認真看待。

若是政治家,絕不會放縱自己往四分之一總統的路上走,一步都不會允許。要減少此等後座力的產生,首先,兩黨在初選的過程中,一定要儘可能讓所有與賽者認知這次的遊戲規則確實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凡程序正義受到質疑的競賽,不僅勝選者很難得到敬重與祝福,敗選者的支持者看在眼裡,若心生怨懟,很容易成為團結的障礙,甚至因不信服初選,導致脫黨投入大選,以前也不是沒發生過。

其次,不少參選人因應新型態的選戰模式,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花招百出,然總統的角色不比其他公職,擴大聲量,或許可以提振聲勢,但是要觸及、進一步改變游離選民的認同,光靠表演是有限的。多多發表我為什麼要爭取提名?台灣今後的機會與威脅是什麼?為什麼我比其他人更適宜領導台灣?我若是總統,準備要做什麼?不會做什麼?原因何在?這些基本問題,誰能表達得愈突出,就愈能跳出同溫層,說服異己,得到跨黨派選民的注目,自然有助於凝聚國民共識,為多數總統鋪路。

其三,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下,一個無法團結國家朝一致方向前進的總統,不會是一個稱職者,就算當選,也無法改變執政困境,贏得全民掌聲。那麼如何從四分之一邁向四分之三?怎麼理順國內的分歧一致對外?這是台灣最迫切的課題,想要爭總統的人,應該要胸有成竹才對。

倘若成為四分之一的總統,肯定尸位素餐,這種總統只會徒留罵名,不當也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