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評改台灣標示 外媒:向中國低頭

中國施壓要求美國在內的四十四家國際航空公司,在二十五日前改變網站中對台灣的標示,原先不為所動的達美航空公司等也在期限前屈服,調整有關台灣的標示。(法新社)

中國施壓要求美國在內的四十四家國際航空公司,在二十五日前改變網站中對台灣的標示,原先不為所動的達美航空公司等也在期限前屈服,調整有關台灣的標示。(法新社)

2018/07/26 06:0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中國強迫多國航空公司更改其官網上標示的「台灣」名稱受到國際媒體關注,路透、法新社、彭博、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英國衛報、金融時報等媒體二十五日報導此事最新發展,也說明此事來龍去脈。報導以「向(中國)低頭」、「屈從」等字眼,形容航空公司順從中國的要求。

中國提出這些要求時值習近平政府正加大力道,利用其商業力量的影響力達到其外交政策目標。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估,五年內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

彭博指全球企業被迫順從中國世界觀

彭博指出,中國展開一場行動,強迫全球企業若要繼續受到中國青睞,就得順從中國的世界觀。金融時報報導,業者不顧白宮斥中國的要求為「歐威爾式胡言亂語」以及警告,仍順從中國,是因他們進退兩難:一方面不想對抗白宮,但又擔心無法在中國做生意。一些中國專家認為,當前北京與華府陷入逐步升級的貿易戰,削弱了美國就有關台灣的爭論以及北韓等其他一切議題對中國施力的能力。

華盛頓郵報引述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說法,中國力圖掌控美國航空公司所釋放的訊息,源於習近平意圖在全球舞台施展中國力量,「習近平會在台灣問題上強硬,這是挑戰中國主權。」

衛報指出,外國企業依賴中國龐大的市場,使得中國現在擁有更多政治籌碼可運用,在分析家眼中,這是對台灣和其他民間企業而言不幸的處境。

彭博專欄作家費克林二十五日撰文評論此事,指中國消滅全球航空公司的「犯罪思想」行動看來邁進了一步,「歐威爾式胡言亂語正在贏得勝利」。北京能如此成功逼迫西方公司,一部分原因是長期以來世界對台灣主權問題上的刻意含糊其詞,但是如今這種做法不再管用,近年北京伸張對南海、香港的控制權,同時也愈加外交封殺台灣,顯示決意要將過去的戰略模糊轉為未來的既定事實,航空公司、連鎖飯店和零售業者被迫更名事件,只是這場戰鬥中的另一個戰線,沒有這些業者各自政府的力挺,很難期望他們能守住陣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