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防詐 地籍歸戶申請納入即時通

遏阻不動產詐騙事件,地政事務所比照金融機構,針對高風險登記案件進行關懷提問。(市府提供)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不動產詐騙案頻傳且單筆損失金額龐大,桃園市政府分析近三個月案件資料,發現不動產詐騙案件平均財損是一般詐騙案件平均財損的十一.六倍,市府除鼓勵民眾申請內政部二○一六年上線的「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也將「地籍歸戶申請」納入即時通服務範圍,幫助不動產所有權人第一時間提高警覺、維護權益。
不動產平均財損 為一般詐案的11.6倍
市府地政局、法務局及警察局昨於市政會議專題報告指出,不動產詐騙手法多元,例如「假投資,真詐騙」以保證獲利、穩賺不賠誘騙被害人抵押房產借錢投資,「假調解,真詐騙」佯稱免費換票券騙取被害人身分證件,再冒用身分偽造借據本票、委任書等,利用調解機制取得被害人房產,「假檢警,真詐騙」則以被害人涉刑案為由,要求監管金錢或抵押房產借貸。
統計全市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詐騙案件四八一五件,財損卅二億五三八二.八萬元,其中涉及不動產詐騙案九件,財損六九三二.五萬元,換算不動產詐騙案平均財損七七○.二萬元,一般詐騙案平均財損六十六.二萬元,比例達十一.六倍之多。
去年爆出蘆竹區一名七旬李姓老翁輕信詐騙集團鼓吹投資獲利,今年初有一市府要員的妹妹遭詐團誆稱個資遭冒用涉洗錢案,兩者都抵押房產三千萬元受害失金。
市府跨局處合作,一起推動防詐措施,包括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全市已約四萬人申請,還實施高風險登記案件關懷提問、延長登記辦理期限等,並將地籍歸戶申請納入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範圍,只要有申請就會同步通知登記名義人,迅即了解、警覺情況並防止遭詐騙,也針對曾發生詐騙案的高風險地區,以公文主動通知地主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住址隱匿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