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觀文學牆甫啟用 「鍾肇政」名遭塗鴉

「石門大圳三坑段景觀再造工程」九處意象景觀設施「鍾肇政」的名字遭惡意塗鴉、毀損。(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去年六月在石門大圳桃園龍潭三坑段的農田水利維護道路周邊打造休憩空間,在三坑抽水站制水閘門至石園路入口(總長約二.六公里)辦理「石門大圳三坑段景觀再造工程」,沿線結合已故客家大老、「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的文學作品,打造九處意象景觀設施,工程甫完工啟用三個月,近日九處文學牆上「鍾肇政」的名字卻遭惡意塗鴉、毀損,讓民眾傻眼,痛罵「很沒水準」。
農水署本月底前完成修復
石門管理處昨獲報意象景觀設施遭破壞,該工作站站長邱顯達前往勘查,發現九處意象景觀設施都是針對「鍾肇政」名字三字進行毀損,初步研判可能是與鍾的政治立場不同者所為,已先遮住毀損處,後續將由承包的廣告公司以現場字型刻字後復貼修復,預計本月底前完成。
桃園市府客家事務局長范姜泰基表示,鍾肇政是台灣重量級的客籍文學家,畢生著作超過三千三百萬字,其一生更是一部台灣文學史,因而有「台灣文學之母」稱號。市府於二○二二年重新整理出版《新編鍾肇政全集》,從中一窺鍾老的生長環境與經歷的歲月時光,也為台灣文學發展過程留下完整紀錄。如今傳出展示內容遭惡意破壞,客家局深表遺憾,呼籲民眾勿因個人好惡而破壞公共展示品,應讓文學家的創作文字能在相關地景中被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