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2-15 ℃

搭配「診斷關聯群」 石崇良:住院健保點值可研議1點1元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總額制度可檢討,在搭配DRG(診斷關聯群)作法下,可研議醫院總額住院點值保障1點1元。(資料照)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總額制度可檢討,在搭配DRG(診斷關聯群)作法下,可研議醫院總額住院點值保障1點1元。(資料照)

2024/05/06 15:14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藍營提案健保點值「1點至少1元」及「不得低於0.95元」,不足由政府預算因應,今(6日)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總額制度可檢討,在搭配DRG(診斷關聯群)作法下,可研議醫院總額住院點值保障1點1元,但不是所有醫療服務全面保障1點1元,否則恐造成偏鄉、兒科醫護缺口擴大,醫療資源會更失衡。

根據衛福部資料,以今年為例,1點補到0.95元要額外挹注705億元,補至1元更需1155億元。

若直接以調整費率擴大財源試算,在維持現行費率5.17%下,平均點值要達1點0.95元,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將出現不足69億元的財務缺口,明年維持年底1個月安全準備金的平衡費率,將達到6.09%;平均點值1點1元,更是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就會出現不足559億元的財務缺口,明年平衡費率更要調至6.4%。不過,都已超過法定費率上限6%,必須修法。

健保署分析點值下降原因,石崇良指出,以醫院總額為例,去年醫療費用成長主要來自門診件數增加,較2019年成長8.2%,醫療費用申報點數成長17.3%,以平均每次就醫點數成長為主,大部分來自癌症及慢性病;急診及住院成長率則影響不大。以西醫基層總額為例,也是平均每次就醫點數成長,主因以慢性病疾病增加,導致心臟酵素與血脂肪、糖尿病、肝腎功能等相關檢查檢驗上升。

石崇良指出,西醫基層總額因慢性病人就醫增加,導致醫療費用成長,代表這類罹病民眾回到基層求診,這點是好的,因此應該協助將總額做大,讓醫療機構獲得合理費用,會在明年總額協商時爭取增加預算支應。

至於醫院總額,石崇良指出,針對門診件數、費用大幅提升,將研議重啟新冠疫情前推動的醫學中心等大型醫院門診減量措施,同時保障與性命攸關的住院點值1點1元,類似「保大不保小」觀念中的「保大」,新加坡作法也是如此,人家做得不錯,人民平均餘命比台灣長,只是還需要DRG配套。

DRG支付制度是以住院病患的診斷、手術或處置、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或併發症及出院狀況等條件,分成不同群組,每項群組依照常規醫療資源使用情形,訂定固定的包裹支付點數。

石崇良指出,目前DRG已占住院申報費用19%,若規劃項目全部實施可達60%,比較不會有衝量的隱憂,目前正在進行疾病分類系統更新,預計明年可擴大導入。另外,離島、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具急重症照護責任的「燈塔型地區醫院」,除保障點值外,也要研議保障其一定收入。

石崇良認為,總額檢討是該走的路,但通通保障1點1元只怕是「飲鴆止渴」,短期看起來很好,卻不利於永續,問題恐更大,包含不利落實分級醫療,在齊頭1元的狀況下,偏鄉、兒科更沒有醫護人員投入,醫療資源也會更失衡。不過,健保問題很複雜,很難用一個條文就解決。

石崇良更提到,在財源方面,也有很多可以思考,像是依法部分負擔調整為定率收取、指示用藥不給付,還有補充保費擴大費基,尤其針對資本利得部分,以及政府負擔由36%上調至38%等。另外,公衛服務項目移出總額,改由公務預算挹注,也可讓總額空間變大,正是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拋出的「總額瘦身」理念。

立法院舉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之現況與展望」公聽會。(記者方賓照攝)

立法院舉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之現況與展望」公聽會。(記者方賓照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臺北市今日熱門

2025春節專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