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林椰道面臨移除 專家建議保留彰顯台南城市文化高度
台南大林椰道即將面臨移除命運,專家呼籲現地維護保留彰顯城市文化高度。(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大林椰道命運未卜,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諮詢專家陳正豐認為,如果53棵樹都唯有移走才對,是否意思說「台灣許多縣市政府轄區內存在的棕櫚科樹木,外縣市都願意承擔風險,國內卻只有台南沒有樹木專家和能力」?最重要的道理關鍵在於政府與民間要多方面溝通,依循「我們願不願意真實正確善待樹木健康」為主軸。
陳正豐表示,大林椰樹就地優先維持保留並定期檢視樹勢健康安全最好,適度修剪時不能任意向上剪過頭,以免頂梢芽點的新葉生長勢被壓抑且發根力也受影響而衰弱,樹幹高上段的生長若逐漸明顯呈現細弱就有危害樹勢存活的機會,而且,正確的樹木撫育修剪是要在芽點新幼嫩綻放新葉前,其次要在颱風季節前掌握適當時期,大約4、5月左右,不要等颱風過後才修剪。
至於若真要移植的話,陳正豐認為,現在技術不會有困難辦得到,但必須注意確實執行移植過程的任何關鍵重要細節,還有要實際確認移植新生育地是未來適當生長地區,否則移植存活率和生長品質受害而降低,尤其,大林椰道在台南已精彩存活幾十年具有歷史意義,「如果能維持尊重保留下來,則更彰顯台南有能力維護城市文化高度」。
1位曾任樹木保護委員指出,「大林路問題不在樹木移植,而是道路設計」,機車道改善縮減就可解決問題。華盛頓椰子樹跟大王椰子樹不同,華盛頓棕櫚葉枯後水份蒸乾,下垂而成裙狀,即使掉落也大都是垂直式掉落在樹幹邊,重量輕很多,「如果路邊還撿得到枯葉,那代表枯葉輕到可以飄移了」。
他也不諱言,大林路椰樹尚是健康,但是之前過度修剪,以致現在高大直挺讓人產生「恐懼感」,甚至憂心強風折斷。道路改善並不複雜,要不要移植卻變成決策棘手難題。其實南市之前有樹木委員會,重大或特殊移植問題在這機制平台,各領域專家共同討論供決策參考,「好幾個人的決定,總比一個人決定要不要砍樹來得好」。可惜市府後來改採「屬地主義」由各局處及區公所轄區自行其是,樹木管理形成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