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農業大整合 農科、農產園區、農改場串成一條龍

屏東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正在施工,今年廠商開始進駐蓋廠。(記者葉永騫攝)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屏東農業不再只是單純的種植生產區,現在結合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屏東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及農民,將農漁作物從生產、加工、冷鍊保存、農業改良及科技研發全都結合在一起,將農業上下遊整合成一條龍,因應近期國際變局,提升屏東農業產值和能力。
屏東是傳統農業大縣,以往種植的芒果、鳳梨、香蕉等農產品及養殖魚類不是直接送到集貨市場銷售就是活魚運銷,近年來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設立後,國際大廠陸續進駐,加上冷鍊技術和設備設立,屏東的農漁產品外銷到國際,農業技術提升,今年屏東縣政府與台糖公司合作,針對食品、加工等廠商,設立屏東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國內知名廠商乖乖食品、大田海洋食品等廠商都將進駐,預計今年6月完成公共設施後開始蓋廠,讓屏東的農業從種植生產到加工及科技研發成為一條鍊的產業經濟,大幅提升屏東的農業科技水準。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為了因應國際的變局,這次把農業整合成為核心聚落,外銷研發有農業科技園區、食品加工則由農業產業園區的廠商協助,加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的專家幫忙農民生產技術,讓屏東農漁產品快速交到加工廠,一條龍的作法讓農漁業產品快速、方便、品質好,讓鳳梨等水果可以外銷,龍膽石斑、龍虎斑魚片等漁產品也成功外銷到日本,使屏東的農漁業快速升級,不再受限中國單一市場,避免再受到中國的控管及限制,走出屏東農業的大道。

農業科技化,無人機噴灑藥劑更加精準。(記者葉永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