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門地景藝術急就章揭幕 當地民眾抨擊製造垃圾

台南藝術大學在小門海邊,設立的地景裝置藝術。(記者劉禹慶攝)

台南藝術大學在小門海邊,設立的地景裝置藝術。(記者劉禹慶攝)

2018/09/26 22:20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自布展以來就風風雨雨的小門地質藝術,今日趕在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年會開幕前夕急就章揭幕,除了引人爭議的裝置藝術,被當地人抨擊為製造垃圾外,主體的蜂巢田整建,水利系統未完工,田裡也新種小範圍作物,明顯敷衍了事。

澎湖因東北季風強烈,作物不易生存,集合先民智慧的蜂巢田,以老〈加石字旁〉古〈加十字旁〉石堆砌防風牆,在山勢較低的區域種植蔬果,這是傳統澎湖常見菜田模式,只是小門都集中在同一塊區域,但因現代化水溝設計,破壞原有的地下水貯水功能,加上青壯人口大批流失,部分菜宅牆已經傾倒。

由於小門鯨魚洞與蜂巢田觀光景點相連,澎湖縣政府以傳統工法修復600公尺的傾倒石牆;同時也進行藝術策展,邀請游文富以及台南藝術大學鄭乘騏教授領導團隊,完成2件地景裝置,但地景藝術好壞看法見仁見智,正反聲音都有,當地許姓居民就直言是製造垃圾,但也有遊客認為增加小門新地標景觀。

其實地景藝術不是工程的主體,最重要的是蜂巢田的整建,希望能讓當地重生作物,恢復昔日景觀,但今日開幕典禮,地下儲水系統尚未完工,也只有零星少數田地種植小範圍作物,給予外界草率開幕的意象,根據了解開幕是委外廠商辦理,主辦的澎湖縣政府旅遊處並不同意,恐將影響後續二期工程雙方合作意願。

蜂巢田旁設立的地景藝術,各界看法見仁見智。(記者劉禹慶攝)

蜂巢田旁設立的地景藝術,各界看法見仁見智。(記者劉禹慶攝)

小門蜂巢田整建是主體工程,卻明顯尚未完工急就章開幕。(記者劉禹慶攝)

小門蜂巢田整建是主體工程,卻明顯尚未完工急就章開幕。(記者劉禹慶攝)

小門地景藝術廠商與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對於開幕時機意見相左。(記者劉禹慶攝)

小門地景藝術廠商與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對於開幕時機意見相左。(記者劉禹慶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澎湖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