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考古博物館開幕 史前古物「月眉石槽」被視為鎮館之寶

花蓮縣政府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斥資7200萬元修繕打造縣級考古博物館,讓約80萬件的出土文物能有「歸宿」,今起正式對外試營運。(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政府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斥資7200萬元修繕打造縣級考古博物館,讓約80萬件的出土文物能有「歸宿」,今起正式對外試營運。(記者王峻祺攝)

2021/01/24 16:18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縣政府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斥資7200萬元修繕打造縣級考古博物館,讓約80萬件的出土文物能有「歸宿」,今起正式對外試營運,重達1240公斤的史前古物「月眉石槽」,被外界視為是鎮館之寶,另有一組玉器為重要館內典藏,其中自花岡山遺址發掘甕棺裡出土的玉玦,成為博物館標誌設計發想來源。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前身為壽豐鄉公共造產「豐田市場」,經多次轉型改造,搖身為縣級博物館,今辦開幕儀式,縣長徐榛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及成功大學教授劉益昌等人出席。吳華宗讚譽「這是全國性的指標!」承擔地方文史工作教育重擔。

劉益昌則說,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的建立,象徵地方考古往前跨了一大步,台灣每一處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各縣市都應向花蓮看齊,讓所有文獻回歸地方,未來願意親自到花蓮為民眾導覽解說,傳承考古文化。

館藏80萬件花蓮出土文物的考古博物館,兼具教育、典藏及研究工作,共規劃3大展區,並以3500年前花東玉文化為核心,從考古學角度、體驗方式,供民眾了解文物價值;其中一塊距今千年前的史前玉玦,因形制特殊且代表「花岡山文化」特徵,被作為博物館標誌設計發想來源,將玉玦和考古坑結合,象徵古今交集。

另外,被外界視為鎮館之寶的史前「月眉石槽」,是館內唯一被指定的一般古物,具文化資產身分,其餘出土文物尚未經過指定程序。當初幫忙協尋回「月眉石槽」的發現地地主彭群元,還特地出席揭幕式看展,開心石槽受到關注。

壽豐鄉「月眉遺址」隸屬「花岡山文化」的史前遺址,遺址上留有一重達1240公斤的史前古物「月眉石槽」,岩石材質是「石英雲母片岩」,考古人員推估是自中央山脈採集下來,因大型槽狀石器少見,用途迄今不明。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考古博物館即起試營運,營運期間開放民眾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每週三、四、五、六、日的早上9點至下午5點,週一、二休館,除夕、春節初一、二休館,初三起正常營運。

重達1240公斤的史前古物「月眉石槽」,被外界視為是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記者王峻祺攝)

重達1240公斤的史前古物「月眉石槽」,被外界視為是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前身為壽豐鄉公共造產「豐田市場」,經多次轉型改造,搖身為縣級博物館,今辦開幕儀式,許多民眾搶先目睹。(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前身為壽豐鄉公共造產「豐田市場」,經多次轉型改造,搖身為縣級博物館,今辦開幕儀式,許多民眾搶先目睹。(記者王峻祺攝)

館藏80萬件花蓮出土文物的考古博物館,兼具教育、典藏及研究工作,共規劃3大展區,並以3500年前花東玉文化為核心,從考古學角度、體驗方式,供民眾了解文物價值。(記者王峻祺攝)

館藏80萬件花蓮出土文物的考古博物館,兼具教育、典藏及研究工作,共規劃3大展區,並以3500年前花東玉文化為核心,從考古學角度、體驗方式,供民眾了解文物價值。(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有一組玉器為重要館內典藏,其中自花岡山遺址發掘甕棺裡出土的玉玦,成為博物館標誌設計發想來源。 (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有一組玉器為重要館內典藏,其中自花岡山遺址發掘甕棺裡出土的玉玦,成為博物館標誌設計發想來源。 (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的標誌設計,以玉玦和考古坑相結合,象徵古今交集,發想來自一塊距今千年前的史前玉玦,因形制特殊且代表「花岡山文化」特徵。 (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的標誌設計,以玉玦和考古坑相結合,象徵古今交集,發想來自一塊距今千年前的史前玉玦,因形制特殊且代表「花岡山文化」特徵。 (記者王峻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花蓮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