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花蓮延平王廟是先民拓墾後山發祥地,自1859年建廟迄今,已逾160年。(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延平王廟是先民拓墾後山發祥地,自1859年建廟迄今,已逾160年。(記者王峻祺攝)

2020/01/20 15:31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延平王廟是先民拓墾後山發祥地,自1859年建廟迄今,已逾160年,花蓮縣文化局及廟方趁著「清屯」日至農曆年前間,首次盤點200件多文物,並將已有170年歷史的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基神像等15件古物進行科學檢測,探尋文化資產價值,分析結果預計今年底出爐。

計畫主持人莊研育(由左至右)、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延平王廟主委李建興、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人員吳慶泰及縣文化局研究人員李林進旺。(記者王峻祺攝)

計畫主持人莊研育(由左至右)、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延平王廟主委李建興、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人員吳慶泰及縣文化局研究人員李林進旺。(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文化局首次普查建檔廟宇文物,邀請鹿溪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莊研育、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長李建緯及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人員吳慶泰等團隊,為百年延平王廟的文物進行檢測。

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研究團隊為古物進行科學檢測。(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研究團隊為古物進行科學檢測。(記者王峻祺攝)

文化局長江躍辰說,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98萬元,執行「108-109年花蓮縣花蓮市延平王廟文物普查建檔暨潛力古物研究調查計畫」,趁著「清屯」日以後,協同主委李建興將廟內重要神像、令旗等15件文物自神龕請下來,利用紫外線(UV)、紅外線(IR)、X光及手持式X─射線螢光分析(XRF)等科學性檢測,分析這批重要文物的工藝技法和文化資產價值。

花蓮縣文化局針對地方相傳已有170年歷史的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基神像等15件古物進行科學檢測,探尋文化資產價值,分析結果預計今年底出爐。 (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文化局針對地方相傳已有170年歷史的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基神像等15件古物進行科學檢測,探尋文化資產價值,分析結果預計今年底出爐。 (記者王峻祺攝)

他說,依據「文物普查與暫行分級作業手冊」,團隊為廟內文物普查建檔,並針對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潛力的特別文物,進行科學性檢測,後續再依「文物資產保護法」,待鑑定出爐,若列入國家或縣定列冊的歷史文物,文化局將輔導延平王廟、補助經費,進行保存歷史物件作業。

花蓮延平王廟「咸豐元年款黑令旗」。(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延平王廟「咸豐元年款黑令旗」。(記者王峻祺攝)

計畫主持人莊研育說,檢測文物包括傳說咸豐年間黃阿鳳迎來十六股開墾的「開基延平王神像」、「咸豐元年款黑令旗」、「關聖帝君神像」及「復興庄先賢祿位」等15件文物,使用分析儀為文物進行檢測。

花蓮延平王廟自清朝流傳下的刻花東溪窯筒形爐。(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延平王廟自清朝流傳下的刻花東溪窯筒形爐。(記者王峻祺攝)

他說,紅外線能判別文物上的碳反應,可看到肉眼不可見的年久墨跡和落款;X光則能了解文物「內部結構」,透過科學檢測數據,協助研究人員考證文物的工藝技術,進而發現歷史訊息和文化資產價值,以利後續提送古物審議,並進行更妥善的保存維護。

其中最具關注的「開基延平王神像」,寬15.5公分、深12.5公分、高27公分,據地方口述歷史,相傳是先民黃阿鳳在1851年,自台南府城恭請至花蓮十六股供奉的神尊,並隨著地方開墾成為信仰和生活中心。另外,鎮廟之寶延平王令旗、刻花東溪窯筒形爐等,均自清代流傳迄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花蓮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