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忽冷忽熱少雨 嘉縣春茶減產

進入採收季的嘉義春茶,受極端氣候影響減產。(記者蔡宗勳攝)
最嚴重達6成 明勘災若符標準 將公告辦理現金救助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嘉義縣山區今年二、三月時氣溫曾有多日高溫超過三十度,卻也有多日降到十度以下低溫,忽冷忽熱有如「三溫暖」,導致茶葉受害,春茶產量減少,加上雨水不豐,最嚴重的茶園收成銳減逾六成;對於春茶受損,縣府將於明天會同中央勘查,若受損情形符合標準,將針對茶葉公告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山區多日逾30度、又有寒流
梅山鄉農會理事長吳信忠說,今年開春時降雨,茶樹吐新芽,原本預期春茶可豐收,但後續有多日氣溫超過三十度高溫,又有寒流氣溫降到十度以下,反覆冷熱,新芽葉片如洗三溫暖,嚴重凋萎,且最近雨水不豐,無法靠噴灑補足,導致茶園出現嚴重的「公孫芽(同一處茶園新茶葉生長參差不齊)」現象,茶農只能選擇適當葉片採收,其餘棄採,春茶產量銳減。
吳信忠說,過往朝東或朝東南的茶園因日照充足,產量與品質均佳,但今年因缺少雨水,且二、三月出現異常高溫,三月時更有多日氣溫超過三十多度,日照過於強烈,反而讓新長的茶葉受損,嚴重者減產逾六成,讓許多茶農心痛不已。
金萱茶受損嚴重 烏龍茶也受衝擊
梅山鄉瑞峰村茶農盧瑞祥表示,春茶中先登場的金萱茶今年受損嚴重,採收工作天數減半,且茶葉品質不均,考驗製茶技術,烏龍茶產量也受到衝擊。
縣府農業處表示,接獲茶區各公所、農會反映後,經初步了解,反覆的高溫、低溫造成茶葉減產,將於明天會同農糧署、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公所進行勘查,若會勘後受損狀況符合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規定,將會公告辦理。

進入採收季的嘉義春茶,受極端氣候影響減產。(記者蔡宗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