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嘉義舊監風華再現 明年起展開「修復再利用計劃」

法務部長蔡清祥今在例行茶會說明嘉義舊監進行活化再利用計劃。(記者楊國文攝)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已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嘉義舊監),經法務部和嘉義市政府合作投入修繕和活化計劃,初步已見成效,也成為嘉義觀光景點之一,法務部長蔡清祥今天宣佈好消息,經2年努力,「嘉義舊監修復及再利用計劃」已獲政府審議原則通過,預計明年起即可依計劃進行相關修缮工程,期打造具法治教育意義、歷史風華、建築美學的嘉義舊監。
嘉義舊監自日據時代相當於西元1919年開始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其以罕見的賓夕凡尼亞式放射狀監獄(扇形建築形式)的掌控系統等構造方式、工法,均有極高價值、特色,歷經台灣近代長時間獄政發展,且建成後經歷幾次地震災害,在修復與擴建過程後,成為我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舊監獄建築群,經各界人士爭取下,於2002年5月獲嘉義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於2005年5月被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
法務部指出,嘉義舊監自2011年完成一階段的「古蹟本體工程修復」,賦予新的生命力,即就已修復的區域,採定時志工導覽方式開放參觀,成為地方民眾和文史團體嘉愛的文化觀光景點。不過,非屬指定古蹟建築物主體的附屬建物,如營繕倉庫、炊場等,並未在2011年修繕範圍,而造成同在嘉義舊監園區內,卻有景觀不一致的情形,也形成空間難以活用的缺撼。
法務部長蔡清祥和嘉義市長黃敏惠於2019年7月商討嘉義舊監後續修復及如何活化,達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合作的共識,即由法務部編列預算修繕嘉義舊監,嘉義市府負責修復舊監宿舍群,待完成後,由法務部總籌辦理後續活化再利用。
歷經2年努力,昨傳出好消息,蔡清祥部長今在法務部例行茶會宣佈,「嘉義舊監修復及再利用計劃」已獲文化部審議原則通過,預計明年起即可依計劃進行相關修缮工程,期打造具法治教育、歷史風華、建築美學於一身的嘉義舊監。
另外,法務部也利用嘉義舊監持續舉辦許多大型活動,獲得外界肯定,包括反毒特展、攝影展、其中去年舉辦的「全國古蹟日」—「讓舊監自由」活動,成功吸引高達5500人次到場參加,最近又配合嘉市府、文化部、經濟部於本月24日起共同舉辦「2021 台灣設計展」,都可以看到舊監呈現不同的風貎進行相關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