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台灣役期恢復是重要第一步 美學者:安全「搭便車」殷鑑不遠

美府智庫高級研究員撰文,台灣總統蔡英文恢復役期為1年,認為提振台灣軍隊人力、士氣和自信,是嚇阻中國、防衛台灣的最佳之道。(資料照)
首次上稿 00:29
更新時間 06:2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高級研究員巴恩達勒(Gil Barndollar)6日在《日經亞洲(Nikkei Asia)》撰文,肯定台灣總統蔡英文延長義務役役期,並以歐洲現在正為過去長期在安全上「搭便車」付出代價為例指出,提振台灣軍隊人力、士氣和自信,是嚇阻中國、防衛台灣的最佳之道,延長義務役是第一步。
巴恩達勒在文中以「21世紀的古巴」形容台灣,相隔僅數十英里外、海的對岸就有一個最大的政治經濟體系競爭對手,台灣同時也是全世界尖端半導體晶片的關鍵生產者,在中國封鎖或入侵的持續且愈加升高的威脅下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終於採取早該做的一步:將義務役服役時間從象徵性的4個月,延長到具有意義的12個月。
文章指出,台灣軍事物資不夠充足經常受到討論,向美國採購的武器有些甚至要拖延數年才能兌現。但是,台灣軍隊的人力問題才是更深且更顯著的問題。台灣現役陸軍兵力約13萬人,根據台灣退役陸軍中校、著名專欄作家黃竣民(James Huang)的說法,後備軍力雖號稱有200萬大軍,但是是紙上談兵,無法在戰鬥中增援現役單位。台北和華府或許希望,在海上就將中國入侵艦隊擊敗,但是台灣的陸軍才是抵抗中國佔領和吞併的最後一道屏障。
文中指出,美國對台防衛保證的提倡者認為,不管台灣能力如何,美國都有其自己的理由防衛台灣,這個主張雖然對台灣地理戰略地位和中國若控制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衝擊有些誇大,但仍十分充足。不過,許多研究和兵棋推演都預期,美國與中國開戰將損失慘重,而台灣可能得孤軍奮戰數週或數月,等待美國從中國的第一波攻擊中重整旗鼓後來馳援,若台灣在這時垮了,對美國和其盟邦來說,這一仗要勝利的機率就更小了。
因此,從軍事和外交上先強化台灣是比失去後奪回更好的方案。文章建議,美國的軍事協助應該是讓台灣能借力使力,適當地自衛。
文中說,如今在歐洲已經呈現出在安全問題上搭便車的代價,烏克蘭部隊的英勇和作戰技術維護了他們國家的獨立,而做到這一點所付出的物質成本,大多數由美國承擔。歐洲數十年來在安全上的自我閹割,讓這塊大陸沒有能力適當地自我武裝,更別說要在需要時供應鄰國所需。
烏克蘭戰爭的更大教訓是一個國家、其軍隊和人民的意志,依然是戰爭中最無可計算且最重要的變數。在這方面,台灣宣布延長義務役役期就顯得重要。嚇阻中國、捍衛台灣的最佳之道,就是為台灣武裝部隊的人力、士氣、訓練和自信,重新注入活力,恢復12個月義務役是重要的第一步。
-
獨家》「1年當兵3年讀大學」也行 教育部規劃曝光
-
兵役恢復1年》美國肯定:彰顯台灣自我防衛承諾
-
新光三越初夏購物節明日開跑 美妝專屬買組贈點放大優惠
-
自由說新聞》防中共武力犯台!學者:美樂見兵役恢復一年
-
義務役役期恢復1年 「94年次」役男適用明拍板
-
雙北百萬房價效應 脫北族偏愛這區
-
義務役恢復1年影響就學規劃 國立大學協會:讓制度保持彈性
-
朱立倫稱溝通才可避戰 黃澎孝:那就不會有俄烏戰爭、八年抗戰
-
食安問題重創母公司股價 日本SUKIYA近2000家分店3/31起停業5天
-
為救妻女!曼谷豪宅天空步道斷裂前 韓籍猛尪「全力一跳」奇蹟逃生
-
澳洲雪梨驚傳母親砍殺3小孩 父親奪刀救人
-
緬甸強震波及越南 胡志明市一社區342戶出現裂痕
-
瓦爾茲誤將《大西洋》總編拉入群組川普氣炸 官位雖保住仍陷危機
-
孕婦受困55小時截肢救出仍失血亡 緬甸強震增至2028死、3408傷
-
緬甸強震 軍政府拒絕國際媒體進入採訪
-
俄羅斯驚傳不明病毒致高燒、咳血 當局出面否認
國際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