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不周/無規範 毒駕比酒駕難認定
2018/07/30 06:00
機車騎士與乘客遭轎車猛烈撞擊後倒地。(資料照,記者湯世名翻攝)
〔記者姚岳宏、張瑞楨/綜合報導〕施用毒品後開車俗稱「毒駕」,但毒駕涉及公共危險罪嫌部分,卻因法令不明確,實務上難以認定有罪,目前警方的作法,只要發現車內有毒品,或有K毒、安毒等異味,均會對駕駛人驗尿送比對,驗出陽性反應,除送辦毒品罪嫌外,也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裁罰最高9萬元罰鍰。
根據道交條例,車輛駕駛經測其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或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均處新台幣1萬5000元以上、9萬元以下罰鍰,並吊扣駕照1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駕照,終生不得再考領。
法界人士指出,刑法公共危險罪,對於「酒駕」,明確規定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酒精濃度達0.05%就構成犯罪。
但對於「毒駕」則無規範數據,而是加註「致不能安全駕駛」,屬抽象危險犯,因此必須有危險駕駛的積極事證才能定罪。
有危險駕駛事證才能定罪
2016年6月間,27歲花姓男子吸食安非他命後開車,被警方攔查抓包移送,後驗尿呈毒品陽性反應,士林地檢署認定毒駕涉犯公共危險,將他起訴;但士林地院法官勘驗蒐證影帶,認為花男面對警方盤查時,行為、舉止、對話、平衡感及注意力均與常人無異,未達「不能安全駕駛」程度,判他無罪;吸毒部分則另裁定觀察勒戒。
另外,像金錢豹酒女顏子娠吸毒又酒駕,撞死優秀烘焙師一案,台中地院法官就沒將顏女「毒駕」部分納入量刑參考,遲至二審才納入。
法界人士說,毒駕不像酒駕聞得到、看得到,甚至有檢測器可判讀,如無其他事證,無法要求駕駛驗尿,加上也無客觀標準判斷「致不能安全駕駛」;這些都需透過修法才能解決。
-
檢未全程舉證 法官嚴格認定 毒蟲脫罪
-
毒駕撞青年成植物人 判無罪
-
台灣燈會遊程與展演 邀您暢遊桃園
-
時尚外型靈活駕馭本色!Suzuki 全新 Swift 打造都會小車新典範
-
遊覽車國道3號突起火燃燒 所幸無人受困
-
竹東槍擊案疑黑幫尋仇!堂口藏賣場2樓 蒙面5煞闖入開槍釀死傷
-
鄧文聰掏空幸壽、買D3土地獲交保 北檢抗告
-
新北聯醫板橋院區空調燒焦 疏散26病患虛驚一場
-
ATM出金太慢!嘉義女起疑櫃台詢問 5千元竟遭竊走
-
偷錄女教務主任如廁 高市男師「這原因」改判不用賠
-
1/24 大樂透頭獎飆4.5億!春節大小紅包、今彩539也開獎囉
-
竹東火併死者身分曝!三環幫大哥遭狙殺 電信詐騙祖師去年才返台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