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公車新路網 學者憂駕車族恐激增

2016/06/10 06:00

〔記者郭逸/台北報導〕北市府重整公車路網,以提高營運效率為原則。公車營運效率以「每公里營收」論定,雙北市公車日前公布去年的每公里營收資料中,現行公車票價一段票可搭八.五一四公里,但十二條路線每公里營收不及一段票十五元,多數路線服務內湖區、信義區的通勤族,若直接取消、合併且配套不足,學者深恐民眾反而會轉為開車、騎機車,政策適得其反。

統計資料顯示,紅55區間車及537等路線的行駛里程雖僅一公里,每公里營收卻破百元,營運效率高;相較之下,28、298、552、612區間車、799、892、940、946副線、952、986、紅57及市民小巴10等十二條路線的公車,每公里營收不及一段票十五元。

不過,細究這些公車路線,大多服務通勤族或有特殊目的,例如28、552、612區間車及946副線及市民小巴10,皆行經台北市內湖區及信義區;至於986前往桃園機場,有其必要性。

強調企業精神的北市長柯文哲曾在交通會報脫口而出,熱門路線離峰時間搭載乘客數較少,應改為中巴,才能提高營運效率;公共運輸處長陳榮明會後直言,北市曾實施大車搭配中巴或小巴的營運模式,但中、小型車輛常無人搭乘,徒增空車率。

交通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認為,公車改以小巴載客或取消部分站點,卻未增設替代路線,民眾感到不方便,反而轉為開車、騎機車,大眾運輸將因此失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