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包仔窯重建 古意全失像廁所

2015/04/13 08:00

重建後的包仔窯,與原貌不符,挨批像廁所。(記者張安蕎攝)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原位於鶯歌國慶街的包仔窯(協興瓦窯)兩年前遭拆除後,文化局協調建商長虹建設在陶博館的空地重建,但成品不僅沒有煙囪,外觀也與原貌全然不符,耆老、文史工作者、學者形容像「廁所」,更造成導覽員的困擾,每每經過此地,都只能「帶隊快步離開現場」,不太願意詳述其背後意義。

包仔窯是全台少數燒製黑磚、黑瓦的古窯,具獨特性及歷史價值。近來鶯歌房地產看漲,地主將之賣給建商後,煙囪及窯體均遭拆毀,引起文化界譁然,事後建商委由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閻亞寧提出重建方案,但重建的包仔窯不僅沒煙囪,儲水結構也被忽略,引發抨擊。

盧泰康︰設計錯誤 誤導認知

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副教授盧泰康指出,早在民國九十一年,當時台北縣政府的歷史建築清查報告中,就已明確建議指定包仔窯為古蹟保存,但文化局毫無作為,導致地主原有意保留,最後仍賣給建商;而建商委請中國科大的研究有諸多錯誤,文化局在審查期間,又忽略多位委員意見未做修正,導致建商最後蓋了一個錯的瓦窯。

閻亞寧︰現況紀錄加意象設計

閻亞寧表示,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他是做「殘跡保存」、為現況做紀錄,當時已沒有煙囪及儲水結構,跟盧泰康的紀錄有落差,且為配合遊客參觀需求,才會做了一個「開口」,而上方的「簷」則是意象設計。

盧泰康痛批,「文化局疏於監督、帶頭造假,還默許它興建於公立的陶博館內,嚴重誤導全民對臺灣窯業歷史的認知!」應該拆除。

文化局文資科長曾繼田表示,包仔窯不是文化資產,文化局沒有參與重建與審查,只是幫忙建商協調在陶博館重建,盧泰康的指控屬學術性問題,應與中國科大去做學術檢討,若確定重建的窯體有問題,文化局可再來協調善後。

包仔窯原貌,窯體為半地下式,上層以條磚、下層以卵石堆砌,具有煙囪。(盧泰康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