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米集團契作 「三品策略」推廣

花蓮地區擁有好山好水,是台灣重要的良質米產地。(記者游太郎攝)
凸顯產地品牌特色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農糧署因應國際貿易自由化,將輔導東部建立優質米基地,並推廣集團契作栽培,花蓮縣政府則強調將以「品種、品質、品牌」三品策略,凸顯出花蓮的好米產地及品牌特色。
農糧署東區分署指出,東部好米一向為消費者心中首選,已逐漸建立優良品牌概念,農糧署自九十四年起推動,經過十年推廣後,在全台已建立三十五處契作集團產區,推行面積達到一萬六千六百廿七公頃,其中宜、花、東三縣共有十七家營運主體,換句話說,已經成立了十七個優質米品牌,契作面積達一萬一千六百廿七公頃,占全台面積七成,未來將擴大推廣,讓東部成為全台最大的優質米基地。
東區分署表示,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的主要推動策略,是鼓勵具有行銷能力的糧商或農民團體擔任營運主體,結合育苗業者、稻農、加工碾製業者等產、製、儲、銷資源,藉此擴大經濟效益,也可因應國際貿易自由化後的衝擊,讓台灣的良質米立於不敗之地。
持續輔導創造三贏
縣府農業處長羅文龍說,他曾任東區分署副分署長,對於這項政策相當了解,除了現有的近十家品牌外,未來將持續輔導具有行銷潛力的糧食業者與農民契作,採取集團化栽培管理及導入產銷履歷、CAS食米等驗證制度,以「品種、品質、品牌」三品策略,凸顯花蓮的好米產地及品牌特色,進一步提升良質米價值及農民收益,創造農民、業者及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東區分署表示,契作集團產區營運主體藉由品牌的建立,積極進行各項行銷推廣,包括知名五星級飯店、各大通路商、知名餐廳及量販連鎖店等,目前均已見成果,加上國人家庭結構及飲食習慣改變,小包裝食米順應時勢所趨,已成今日市場主流,尤其東部的優質好米經過多年推廣,對於品質及價值的提升已奠定基礎,對於東部良質米的推廣將是一大利多。
-
可樂瓶身換上「平安快樂」包裝 爭搶年貨商機
-
停灌休耕補助跳票 口頭租約代耕農領無
-
元大人壽取得ISO 14067碳足跡認證 推廣行動投保服務 低碳營運
-
停灌別搶耕 種了水稻就沒補助
-
限水休耕 農民怨被犧牲
-
南台5首長 下月赴日行銷農產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