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護陸蟹 「路殺社」號召志工

過馬路的「奧氏後相手蟹」集中後,再一起送到海邊。(記者張存薇攝)
二千多隻橫死街頭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綠島「奧氏後相手蟹」橫越馬路時遭大量輾斃,臉書社團「路殺社(Reptile Road Mortality)」發起護蟹行動,號召志工前進綠島護送小螃蟹到海邊產卵,綠島國小老師、觀光業者也全力相挺,綠島國小校長姚麗吉指出,經初步評估,「人工護蟹」是最有效的方法,而綠島陸蟹種類多、繁殖期各不相同,未來將持續統計出時刻表,再由在地志工持續保護陸蟹過馬路。
護送母蟹海邊產卵
綠島文史工作者林登榮在七月底發現「奧氏後相手蟹」橫死綠島街頭,算一算總共有兩千多隻,引發各界關注,路殺社號召志工前進綠島搶救,志工八、九月農曆廿日前後四天清晨、傍晚均在環島公路石朗段守候,只要母蟹,立刻協助牠過馬路、護送到海邊,讓牠們順利產卵。
志工呂縉宇說,每年五到九月是「奧氏後相手蟹」繁殖期,八月最多一天可幫助一千隻陸蟹,不過當時因人手較不足,也有約千隻陸蟹來不及搶救,就被呼嘯而過的汽、機車輾死。九月一天約有六、七百隻陸蟹通過,除了搶救行動,在觀光局、縣府經費支持下,也在綠島開了好幾場次的陸蟹生態講座,希望讓保育更深植人心。
國小老師動員搶救
除了路殺社志工,在地民宿、旅遊業者也加入護蟹行列,綠島國小老師也總動員幫忙,姚麗吉說,綠島很多保育活動都是外地人發起,但綠島需要幫助,大家應該為綠島這塊土地做些事情,所以廿位老師也全部動員參加,明年也會持續做下去。
他進一步說,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初步討論,陸蟹不一定會乖乖走蟹類廊道,人工保護還是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因為各種陸蟹的繁殖期不盡相同,將請特生中心統計後訂出時程表,綠島國小將全力持續、協助護蟹。

志工仔細在環島公路旁尋找陸蟹身影。(記者張存薇攝)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