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松露園區 大同四南平台將試種

大同鄉四季南山平台目前多種植高冷蔬菜,縣府與宜蘭大學合作將引進松露種植。(記者游明金攝)
當地環境類似法義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大同鄉四季南山地區以種植高麗菜為主,近幾年部分菜農轉種花卉,宜蘭大學最近提出「松露試驗栽培計畫」,將與縣府合作在當地試種三公頃松露,若能成功將是國內首例。 四季南山平台種植高麗菜面積約六百公頃,以「高冷蔬菜」打出名號,但因農藥與肥料施用問題,對環境造成不小破壞,且菜農作息日夜顛倒,有時產量過盛,菜價崩盤血本無歸,部分菜農成立花卉產銷班,種植康乃馨、彩色海芋、法國小菊等花卉,有不錯成效。
宜蘭大學與縣府合作「松露試驗栽培計畫」,透過環境調查與分析,在四南平台選擇三公頃適合種植松露的田地;由於松露是將菌絲接種於殼斗科植物根部,也就是要有「宿主」植物,縣府將在四南平台種植一千五百株青剛櫟、板栗、歐洲榛、槲栗等四種林木做為宿主樹,也有造林水保的效果。
宜大助理教授林建堯表示,經調查,四南平台的土壤PH值中性偏鹼,適合松露種植,且溫度、濕度與光照,與法國、義大利的松露種植環境類似,國內目前沒有人工種植松露,他們相當有信心。
縣府科長楊槐駒說,在種植樹苗時,松露菌絲就要植在根部種下去,初步選定黑孢松露、波氏松露與夏松露試驗,觀察記錄成長狀況,整個試種計畫進行六年,如果成功將推廣種植。
楊槐駒指出,台灣大學十多年前曾在杉林溪實驗林試種過,經過幾年以為失敗,沒想到後來有師生在實驗林意外挖到松露,只是不了了之,如果四南平台能夠成功,將是台灣第一個「松露園區」。
縣府農業處表示,松露的經濟價值相當高,從植菌到收成約要六年,採收最好只採三分之一,所餘留在根部補菌,才能確保每年都有收成;松露市場價格因香氣差異性很大,白松露每公斤可喊到廿萬元,中華松露可能只有五萬元。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