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奇峰彙編《圖解台灣神明圖鑑》
2014/07/25 06:00
謝奇峰發表《圖解台灣神明圖鑑》,記錄府城神明故事。(記者黃文鍠攝)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台南是開台首府,廟宇密度居全台之冠,也發展出豐富的寺廟文化。廟邊長大的謝奇峰受神像工藝吸引,從十年前開始記錄各種不同造型的神明塑像,累積超過百尊從明代以來的神像;經過兩年時間彙整資料,編成《圖解台灣神明圖鑑》一書,不但成為對台灣宗教有興趣者的工具書,甚至還獨創「神仙演義圖」,讓信仰更貼近人性。七月廿六、廿七日將在神農街永川大轎舉行新書說明會。
謝奇峰出生在五條港區,住家附近廟宇林立,從小就在「鑼聲、鼓聲、鞭炮聲」中長大,開啟對廟宇宗教的興趣,雖然讀的是工科,但就是喜歡記錄寺廟點滴。一九八八年,赤崁文史工作室進駐神農街後,開啟他對在地文化的覺醒,透過田調方式,記錄寺廟文物歷史,並成立部落格;由於務實求證、資料豐富,點閱人次超過百萬。
十年前,他開始效法早年台灣文學家許丙丁寫作《小封神》的方式,以神明掌故構思成通俗文章,也更強化對神像的調查記錄。
他表示,信徒為表示對神明的敬意,一般都會在神像外穿上刺繡精美的「神衣」,也因此不易拍攝到神像原本的造型;但早年工匠打造神像時,不少細節都相當用心,一般人無法看到原貌,相當可惜。因此,只要神像整修或更換神衣時,他總會設法去拍攝留影,展現最原始的一面。
為讓民眾更了解各路神明執掌,謝奇峰還特別整理出「神仙演義圖」,將文武神明「職等」及「業務範圍」清楚標示,讓讀者一目了然。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