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治療 自閉、腦麻兒復健效果佳
2014/05/13 08:00
治療師吳汀原分析,人跟馬的步伐頻率相似,病童可在馬背仰躺、趴臥及側坐,隨著馬匹行走,進而強化平衡、動作協調與肌肉力量,有助於腦麻、軀幹控制不良者及自閉兒復健。
吳汀原表示,多數身心障礙兒童同時接受水療及球類等方法復健,再增加馬術治療,就多一分進步,治療師也會針對每位病童的狀況,設計適合個人的復健課程。
因為孩子騎馬的區域在室內,且地面都是厚厚的軟土,具保護效果;三十分鐘騎馬繞圈過程,馬場人員在前方牽引控制馬匹,家長或志工與治療師陪同兩側,治療師依課程需要,調整孩子的姿勢,家長或志工協助安撫情緒,並注意安全。
董事長余政憲補充強調,馬術治療有助治療自閉及穩定情緒,增強口語表達能力,並能強化腦性麻痺兒童的肌肉與平衡感,讓孩子更有信心,其他多重障礙與罕見疾病也有不錯的復健效果。
以罹患「狄蘭氏症候群」的家平為例,身心發展遲緩,原本只能扶著桌椅站立,但接受馬術治療課程後,已能「趴趴走」;罹患「多重關節攣縮」的小涵,已改善到大腿較有肌肉、結實有力量,姿勢也變好,注意力更集中。
小涵出生時雙腳交叉,病因不明,疑似神經發育不良造成,醫界暫時稱為「多重關節攣縮」,直到三歲才能走路,但雙腳卻是彎曲的。
母親表示,經過三個月的馬術治療,孩子的大腿較有肌肉且結實有力量,姿勢也變好,注意力更集中,所以將再參加一年期的自費課程。(記者洪定宏)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