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魚玩家 4年賺進千萬元
2014/05/11 06:00
七年級生的蔡萬春為國內少數的年輕魟魚玩家。(記者蔡文居攝)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七年級生蔡萬春大學讀外文系,因投資股票理財而開始接觸養魚,從一隻三千元的雜種魟魚開始養起,如今已成為專業的魟魚玩家,一對剛出生的小魟魚,至少以十萬元起跳,剛好搭上養魟熱潮。短短四年,年紀輕輕已賺進十桶金。
蔡萬春目前共養了一百多隻淡水魟魚,並設置專屬的魟魚繁殖場及水族會館,除了國內專業玩家,也開拓中國市場出口高檔的淡水魟魚。
七十一年次的蔡萬春,家裡開設鞋廠,大學唸文藻外語系,畢業後在自家鞋廠工作,但覺得很無聊,開始接觸投資股票理財及養魚,結果養出興趣,目前是國內少數七年級生的年輕魟魚玩家。
蔡萬春說,淡水魟產自巴西,主要是觀賞用,約五年前才開始流行,主要品種有黑帝王、皇冠黑白及滿天星三種,售價是以公分計價,以剛出生的小魟魚來說,一般是一對十萬元起價,養一年後,約卅公分大小,可賣到廿萬元,第二年增至四十公分增為四十萬元,如果漂亮一點的再加一倍,以皇冠黑白魟魚為例,身上白點愈大、密度愈高的愈好。
他說,台灣養魟技術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中國的玩家也都是向台灣購買,一般魟魚水溫應保持在攝氏廿八度,主要以蚯蚓和白蝦餵食,一天兩次,必須專人照顧,還得設保全,一般水族館很少會養這種高檔魚,「因為老闆不放心工讀生來養,而員工也不敢養,因為只要養死一隻,三個月薪水都不夠賠。」
他說,魟魚兩年後即成熟可繁殖,屬於胎生,第一胎約三至四隻,之後平均約可生五至七隻。這四、五年養魟的人幾乎都賺到了,而搭上熱潮,這四年來約賺了一千萬元,報酬率並不低,但都得靠技術才行。
圖為皇冠黑白魟魚,一對售價高達數十萬元。(記者蔡文居攝)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