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幕後推手系列報導13》NGO挺學運 嚴婉玲當學生後盾
太陽花學運二十四天期間,嚴婉玲同時有NGO工作者與學生兩種身分,扮演傳承經驗的後勤部隊角色。(記者施致如攝)
記者施致如/專訪
太陽花學運爆發,學生策劃執行佔領國會行動,十幾個非政府組織(NGO)從旁協助,嚴婉玲同時有NGO工作者與學生兩種身分,學運期間曾率隊衝撞攻堅警察失敗而被抬走;五十萬黑潮佔滿凱道時,她擔任新聞聯絡人;當學生面對媒體尖銳提問,被逼得手足無措時,她傳承經驗,成為學生的後勤部隊,讓戰線得以拉長。
協調場內外 協助媒體應對
嚴婉玲去年七月起投入服貿議題,幫忙台大教授鄭秀玲、律師賴中強等人召開多場研討會、記者會與街頭演講,這些「鋪柴薪」的工作,讓太陽花這把火日後得以燒得更旺。三一八那天晚上,她在學生號召下進入議場,協調場內外NGO團體間大小事務,學生被麥克風團團包圍講不出話時,她又放下手邊工作,回到學生身邊討論如何應對。
讓學生自主 幫忙多想幾步
「我們不希望外界覺得,是NGO在指導學生。」嚴婉玲說,學生衝在前面,NGO能做的就是支持與保護,會幫忙「多想幾步」。但這些年輕人經歷了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運動、大埔抗爭案等幾年歷練,也不再是小孩,變得更有自主性,可以獨立思考、行動並負責,對於下一步該怎麼做,有明確想法,時常在會議中與NGO代表們辯論。
佔領國會行動以來,NGO團體默默付出:地球公民基金會出動八成人力;勞工陣線免費提供辦公室當戰情指揮中心;守護台灣民主平台協助研擬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強化論述深度;台灣農村陣線在黑潮上凱道當天投入糾察行列,維持秩序;此外,立法院外的青島東路、濟南路臨時舞台需要二十四小時主持、場控與安排節目,也仰賴NGO人員輪班上陣。
嚴婉玲回憶,三三○黑潮上凱道,短短三天內要辦出數十萬人的大型活動,加上擔心場面失控、爆發衝突,沉重壓力壓得她大哭,直到七點半後順利散場,才鬆了口氣。但回到運動本身,她內心明白,五十萬黑潮就像大型煙火,放完就沒了,必須監督法案推動,做些「沒有媒體亮點的事」,才能確保訴求進展。
運動未結束 走入地方扎根
太陽花學運落幕,嚴婉玲認為,這場運動還沒結束,也開啟許多新的機會,讓台灣社會不得不正視中國因素,必須走入地方扎根,才能深化民主,就像村上春樹小說《1Q84》的著名場景,「可能走出隧道,周遭場景看起來都一樣,其實有些東西,已經開始改變了」。(本系列完)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