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亞洲第一座》風力移動式光達 抓得住風場

2013/05/25 06:00

成大在安南校區測試風力移動式光達。(圖成大提供)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發展綠色能源,政府推離岸風力發電;成大、國科會將合作調查「台灣離岸風能與風速」,購入的亞洲第一座風力移動式光達 (Floating LiDAR) ,昨天舉行擲瓶禮,象徵台灣離岸風電的研究邁入新里程。

國科會離岸風力主軸計畫總主持人、成大教授林大惠解釋,開發離岸風力要先量測可能風場的海上風速、海流等資料,傳統建置的「風海觀測塔」無法移動,只能蒐集到單一位置資料;移動式光達可經由船舶拖移到想調查的風場位置,雖然儀器成本高,但更符合需求,得到的數據還能彌補衛星或氣象站偵測的不足。

林大惠表示,台灣面積小、人口稠密,陸上適點裝設風力發電機的區域有限,還要考慮風力發電機運轉帶來的低頻噪音,以及線雲(葉片遮住陽光)問題。

台灣海峽的風力資源豐富是全球十大優質風場之一,值得發展與利用,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將不會出現無處架設風力發電機的困擾,也不至於有人抱怨低頻噪音擾人。

林大惠指出,設六百架離岸風力發電機,可產生三GW電力,相當一座核電廠發電量,政府部門規劃要在十到十五年期間,架設一千座離岸風力發電機,產出五GW的電力。

成大購入的風力移動式光達,可測得五十到兩百公尺高度的風速、風向與強度,全球僅四座,造價約四千萬元;成大依國外大船下水儀式舉行擲瓶禮,並由成大校長黃煌煇的夫人邱奇妙擲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