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國姓75%客家人 埔里近2萬最多

2013/03/02 06:00

〔記者林明宏、佟振國、陳信仁/南投報導〕南投縣民有五十二萬多人,客家鄉親約有八萬九千人,明末清初即陸續由桃、竹、苗及台中東勢等地移墾而來,目前以埔里鎮近二萬人最多,國姓鄉則約有七成五是客家人,是縣內客家鄉親密度最高地區;早期客家鄉親以製作樟腦、香茅油為業,近百年來國姓鄉則以水鹿養殖創造高經濟的鹿茸產業,也在全國客家聚落獨樹一幟。

根據客委會所做的客家族群遷徙、分佈概況調查,南投縣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埔里、國姓、水里、中寮、草屯和竹山等地區。

調查發現,明末清初就有客家人在竹山、鹿谷地區落腳,後來因經濟產業帶動,陸續有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遷移到國姓、埔里等地,如今包括水里鄉新興、民和、上安村,中寮鄉北中寮等七村,草屯鎮中原、北勢、平林里,都有客家鄉親的足跡。

縣府文化局客家事務科長張玉貞指出,全縣客家人口以埔里鎮最多,有一萬九千八百餘人;國姓鄉全鄉人口二萬零一百二十人,約有七成五是客家籍,是全縣密度最高的鄉鎮;至於水里鄉新興村民九成五是客家人,也是名符其實的客家聚落。

至於客家人為何會遷移到南投縣;文化局表示,除了官方移民政策外,經濟產業發展更是重點,早年南投縣盛產樟腦油和香茅油,史書調查記載,清朝甲午年間,為保護墾民與製樟腦業者之安全,客家人從台中東勢地區,翻山越嶺沿國姓鄉北港溪南下,建立北港、國姓、乾溝、福龜、柑林、北山、南港等客家庄。

目前樟腦、香茅產業早已沒落,反而近百年來國姓、水里地區的客家鄉親發展水鹿養殖產業,每年生產的鹿茸為地方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