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比新的好用 百年配水管 漏水率低

2012/06/21 06:00

北水處汰換自來水管線,意外發現日治時代的鑄鐵管使用逾百年仍相當堅固。(記者劉榮攝)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台北市自來水處為解決自來水幹管漏水率偏高的問題,實施為期廿年的幹管汰換計畫。水處統計,全市共有一○九處配水管逾四十年未更新,其中有九處管線早在日治時代就安裝至今。北水處發現,其中多處沿中山北路深埋的幹管,管齡甚至超過百年,但這些古董級幹管,仍相當堅固,漏水率比後來接的水管還要低。

台北市自來水處總工程司范煥英表示,這些日治時代安裝的配水管,以鑄鐵管(DIP)為主,與目前新汰換、添加了石墨材質的延性鑄鐵管不太一樣,使用年限依自來水處財產分類規定為四十年,但依照汰換登載的紀錄,許多配水管使用時間,已經超過至少兩倍。

台北市議員簡余晏表示,自來水處為了改善漏水率,每年執行汰換自來水配水管線的進度大不相同,近三年來的漏水率都在二成上下,換言之,幾乎有五分之一的水量,在未送到家戶前就已經漏光,水處採「區段」更換管線的方式,顯然還不能根本解決漏水率居高不下的問題。

北水處表示,以中山北路整個路段為例,近十三年來,共發生七次漏水通報,但整體而言,這樣的漏水率在全市比較起來並不高。

有趣的是,水處發現,日治時代即埋在中山北路底的配水管,從二段到三段,都還有長達一千一百八十八公尺及一千一百六十六公尺的「古董管」,管齡超過百年的配水管,合計將近五千公尺,這些水管至今都未曾更新,還在使用中。

范煥英表示,經過水處人員檢視,這批英國製「古董」水管,都是日治時代就深埋,但不論管壁、管身都還相當堅固,先前檢修水管時發現,即使漏水也都是發生在接頭處,依照配水管的汰換進度原則,會優先更換其他地區,這些古董管可以繼續使用下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