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賞好兄弟」鬼門開不見拜拜潮
2011/08/01 06:00
鬼門開祭拜的習俗愈來愈淡薄,豐原慈濟宮商圈,部份商家已不祭拜,有祭拜的商家,供品也很簡單。(記者張瑞楨攝)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農曆七月初一是民俗鬼門開的日子,但隨著社會變遷,往年鬼門開大肆祭拜的風俗也逐漸減少了,豐原區最熱鬧的慈濟宮商圈,拜拜的商家少了很多;很多人都認為初一祭拜的是好兄弟,讓剛到陽間的好兄弟先飽餐一頓,民俗卻另有一說,當天祭拜的應該是「過路遊神」。
寺廟通常分成陰廟與陽廟,前者包括百姓公廟等埋葬無主骨骸之處,後者則祭祀媽祖等神明,兩者初一鬼門開的祭拜方式大為不同,例如主祀媽祖的豐原慈濟宮,昨天就請來道士誦經,供桌前還有地藏王菩薩坐鎮,供品比較簡單,幾盤水果與葷食之外,另有大批的啤酒、清酒與罐裝的麥茶。
埋葬無主骨骸的豐原群靈祠,則聘請布袋戲團演戲,戲臺面對骨骸靈位,戲碼主要不是演給人看,而是給好兄弟娛樂,亦有人鬼同歡之意,不過,不論是陰廟、陽廟或商家,大肆祭拜的現象減少很多,部份生鮮超市也少見搶購祭祀用品人潮。
專家︰初一拜過路遊神
許多人認為初一鬼門開,當天祭拜的當然就是俗稱好兄弟的孤魂野鬼,但民俗專家卻有另外解釋,農曆初一祭拜的不是好兄弟,而是「過路遊神」,人鬼的社會結構類似,陽間有警察、政府維持秩序,陰界當然也就有神明管理好兄弟。
鬼門開之後,民眾不希望被好兄弟騷擾,就要先祭拜負責管理好兄弟的「過路遊神」,祭拜方式與一般祭神相同,焚燒的紙錢包括壽金與刈金,刈金各地稱呼不同,有人稱為四方金或九金,另以宗教界推動的「平安月」、「慈悲月」角度看待,持慈悲心與謹言慎行,自然就能平安順遂。
供奉無主骨骸的豐原群靈祠,聘請布袋戲團演戲,給好兄弟娛樂之外,亦有人鬼同歡之意。(記者張瑞楨攝)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