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看見.老桃園 吳永順出「輯」

2011/06/19 06:00

擔任電視台攝影記者廿三年,吳永順用鏡頭見證老桃園,獲桃園市長蘇家明肯定,為他出「輯」。(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用鏡頭寫歷史,也可以出「輯」!

在那個還是黑白電視、資訊封閉的年代,肩上扛著攝影機、脖子上掛著相機,曾擔任電視台攝影記者長達廿三年的吳永順,天天就是這樣的「全配備」,喜愛攝影的他,過去半世紀用鏡頭見證桃園的歷史軌跡,一系列珍貴的老桃園照片,獲桃園市長蘇家明青睞,委由公所文化觀光課編印「看見.老桃園」吳永順攝影專輯,廿三日起至九月卅日在桃園市藝文中心展出。

現年七十四歲的吳永順,年輕時做過許多辛苦的工作,直到十八歲有緣接觸到照相機,從此沉迷影像世界。他從照相館的學徒做起,扎下深厚的暗房功力,五十一年前開設麗人攝影社。

割捨窩在店裡賺錢的時間,吳永順開店後,幾乎天天帶著照相機上山下海、捕捉各地人文風情,作品屢獲國內外攝影獎,到底得了多少個獎?他估算至少一百多個。

獎盃、獎狀、獎牌畢竟不能當飯吃,而照相館營業以外的任何照相,「喀嚓」快門聲聽來悅耳,卻是在燒錢。四十一年前,吳永順捧著一大堆獎進入中視,擔任桃園駐地記者,當時政治變遷、社會事件、運動賽事等新聞題材繁多,他扛著攝影機衝鋒陷陣之餘,總會趁機拿出隨身的照相機多拍幾張,第一現場的影像,讓他累積了驚人的歷史圖像。

十幾年前退休後,照相館也收了起來,吳永順著手整理私人圖檔,從老桃園還是一片水稻田埂,到後來高樓聳立,從鄉村生活的刻苦簡樸,到人物采風的風霜刻畫,從人力車到三輪車,從活動小販到放牛孩童…。市長蘇家明「相中」這些珍貴的影像紀錄,分成民俗、人物采風、農村景色、往昔街景等四大篇出書,要讓市民在黑白影像中,追尋故鄉樸拙、平實的身影,找回被遺忘的心靈感動。

吳永順「看見.老桃園」攝影專輯中的作品─抬轎,拍的是桃園國小校園活動。(記者李容萍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