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鑿井灌溉 愈挖愈深
2011/03/08 06:00

入冬雨水稀,許多農民播種插秧抽不到水灌溉,只好重新鑿井抽水。(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北斗報導〕一期稻作目前進入播種插秧期,農民灌溉用水驟然增加,但今年入冬以來雨水稀少,造成南彰化許多農民抽不到地下水,有人四年前才剛新裝抽水馬達,現在形同報廢,想抽水得重新鑿井,一次就花五萬多元,農民大歎「做白工」。
4年前的井已抽不到水
農民鄭吉雄在田中鎮與田尾鄉交界的大社路旁種植兩分地的稻田,上週秧苗播下,結果沒幾天,抽水機便抽不出水,起初他以為馬達壞掉,但問週邊的地主,大家都面臨「抽嘸水」的問題。
鄭吉雄說,他的抽水馬達四年前才剛換過,當時先鑿井,再裝沈水馬達,沒想到短短幾年,這口井就「壽終正寢」,上一次花四萬,這次新鑿的水井費用漲到五萬元。
他說,兩分地的稻子,一年賺不到一萬元,賺的錢全部拿去鑿井取水,若不鑿新井,等於廢耕,這幾年等於做白工。
水脈探底 24米深才有水
張姓水電師傅說,南彰化許多農田都靠抽水灌溉,水脈逐年探底,十年前鑿到地下十二公尺就有水,五年前則要鑿到十八公尺,現在得鑿到廿四公尺才足夠。
他說,現在是播種期,農民用水量特別大,所以水脈較深,農民播種若能錯開用水尖鋒期,週遭的農田不要擠在一起同時播種,就可能抽到水,其次,把原本皮帶式的抽水馬達改為效率較高的沈水馬達,也可以改善抽不到水的問題。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