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碴補路 道路隆起像波浪
2010/12/02 06:00
因使用遇水會膨脹的摻料回填管線工程,導致高市至少有四十五條路面隆起、龜裂,危害交通安全。(記者洪定宏攝)
記者洪定宏、葛祐豪/專題報導
為了節省資源,政府四年前開放爐石及飛灰等可重複使用的材料,當作管線鋪設完成後坑洞回填的摻料,但當時未制定嚴格標準,品質差的摻料遇水膨脹,導致路面隆起、龜裂,單是高雄市就至少有四十五條路面遭殃,必須不斷刨除重鋪。
左營最嚴重 崩裂全重鋪
左營區菜公里民投訴,子華路六十九巷有長達約四十公尺、寬約二公尺路面龜裂,隆起約五公分,老人小孩很容易被絆倒,工務局官員會勘,發現至少四十五條道路,有類似現象。
市府工務局統計,以左營區四十條道路最嚴重,主要是污水下水道以及寬頻工程,鼓山區有五條,都是污水下水道工程。
工務局表示,經過兩年後,「該膨脹隆起的道路都膨脹了」,因此不會再增加新的道路,但隆起的道路刨除重鋪後,不能保證日後不會再隆起,相當麻煩。
身兼左營區新民國小導護志工隊長的洪崇賓說,該校大門口路面隆起,在上、放學尖峰時間,曾有志工及學生不慎跌倒。
工務局強調,這是各縣市都有的現象,台電、自來水公司也都一樣,二年前各地陸續發現問題,當時已要求廠商使用合乎標準的摻料,並在施工規範中明訂不得使用爐石級配料,所以今年回填的路面應無遭破壞之虞。
摻料品質差 遇水就膨脹
工務局表示,管線鋪設完成後回填坑洞,必須分層夯實,小隙縫得靠回填沙,但回填沙取得不易,才改用低強度高流動性的混凝土,其摻料主要是爐石及飛灰,若摻料品質差遇水膨脹,就會破壞路面。
目前已擬訂善後補救措施,尚未退還保固金的路面,由廠商改善,已退還者,由養護、新建及下水道工程處依職責解決。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