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沒教室 曾借張公廟上課
2010/09/28 06:00

蘇澳國小創校時,因為沒有校地,曾借用俗稱「張公廟」的蘇澳晉安宮上課。(記者楊宜敏攝)
〔記者楊宜敏/蘇澳報導〕早年,許多學校在創立之初,因為趕建校舍不及,都是先跟當地信仰中心廟宇借空間上課,蘇澳國小也不例外,當初是借用當地俗稱「張公廟」的晉安宮。
蘇澳國小創立於民國前12年的11月,創校之路,篳路藍縷,先借用晉安宮當教室,設備因陋就簡,經歷任校長與教職員胼手胝足、慘淡經營,後來遷到現今火車站,最後才遷到中山路現址。
校方說,蘇澳國小最早名稱是「蘇澳義塾」,後來改名「蘇澳國民學校」,民國34年改為「宜蘭縣蘇澳鎮國民學校」,民國57年政府實施九年一貫制,又改名「宜蘭縣蘇澳國民小學」至今。
張公廟主祀張公聖君,也稱法主公,是福建泉州府永春、安溪一帶鄉土守護神,根據廟方記載是開拓蘇澳的先民,為了鎮壓蠻荒瘴癘,由蘇士尾、張光明等先賢在清道光7年、也就是西元1827年恭請來台,在白米甕永春建祠奉祀,是蘇澳地區最古老寺廟。
有些老校友聽老一輩人說過,早期在張公廟上課,環境簡陋,但在廟裡上課,大家一點都不敢造次、亂來,因為,神明高高在上,時時緊盯著在上課的學生。
也因為有這段因緣,校方也都會在學生在校六年期間,至少安排一次尋根之旅,帶領學生到廟裡重溫借廟上課歷史,讓學生能夠「吃果子,拜樹頭」,懂得飲水思源,這次校慶活動也不例外,高年級學生將會有一趟尋根踩街之旅。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